孙世芳、李利军、李艳丽等青年学者的新著
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
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将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综合交叉起来探讨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市场化环保管理模式,读来颇有几分新意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史,就是破坏自然环境和维护自然环境的矛盾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也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留下了满目疮痍。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口快速增长,生产迅猛发展,
自然界的财富被索取得越来越多,投向环境中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自然环境已经不堪重负,频频向人类发出警告。1 9 6
2年,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发表了她的著作
寂静的春天》,用惊世骇俗的预言,像是黑暗寂静中的一声呐喊,唤醒了人类的环境意识。1 9 8
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名为
我们共同的未来》(0u r Common Fu t u r
e)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构筑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及其运作机制,
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努力。其一,加快法制建设进程,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其二,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强制性的市场准入技术条件; 其三, 在这些由政府主导的“堵” 的措施之外,还应该深入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源头入手,根据经济学规律,以经济政策影响企业行为, 以充分发挥市场自主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使企业自觉自主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能够实现这一效果的典范排污权交易制度于2 O世纪7 O年代末产生于美国, 它以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基础,允许企业间进行排污许可指标的有偿转让,突出了市场对环境资源的配置作用
这种新型制度可以明显促进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在成本利益的权衡之下,主动转向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使企业排污行为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李利军、李艳丽等同志,以青年学者的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对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成就了这本著作。
该书以排污权市场建设为中心,在介绍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排污权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具体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探讨了“排污权交易所”
市场模式,解决了排污权市场建设的方向问题; 二是设计了“统一两级三层” 的市场结构,搭建了排污权市场基本框架; 三是分析了一些市场运行的措施和方法,构建了排污权市场的基本规则。另外,作者还在最后一章提出了国际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设想,为国际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在“统一两级三层” 的市场结构中,统一是指在全国统一设置排污权交易所,排污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号,分区发行,全国交易,但异地排污权只用于投资,不用于排污。两级是指排污权交易市场划分为配售和流通两个级次的市场。初级市场建设研究主要涉及市场模式及排污权公司、政府环境管理机构、排污权交易所之问的关系问题,各排污单位申购排污权的账户设置问题,排污权的有偿性及其价格决定和影响因素、按环境区域和总量控制计划对企业配售排污权的限量问题,初次配售指导价充任排污权市场基准价格的问题,排污权配售原则和程序问题,排污权的使用监测问题,等等;
流通市场建设研究主要涉及流通市场的模式和组成问题,交易所经纪人交易撮合问题,
同区和异地排污权交易的区别与管理问题,投资和环保目的人士购置排污权的问题, 流通市场上的价格形成及变动问题,政府对流通市场的价格调控问题,降低费用以维护排污权市场效率和环境资源配置科学性的问题,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问题,排污权跟踪监测系统的建设问题,政府的市场监管问题,等等。三层是指同时在中央、大环境区域和基本环境区三个市场层面上严格进行发行监督、达标监测和交易监管,保证排污权市场体系的正常有序运行。
市场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灵魂。没有市场,排污权就无法交易,市场配置环境资源的功能就不可能实现,排污权制度的优势就无法展现。与此同时, 排污权市场建设不仅是环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内容。李利军、李艳丽等青年学者对排污权的市场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选题是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意义的,对环境管理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推进作用的。
在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名单中,没有一人能够幸免;在环境污染的肇事者名单中,没有一人能够逃避;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过程中,没有一人不应该担负起历史的责任
罪咎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仅是作者和环保工作者应该有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起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