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玖龙纸业(重庆)有限公司、浙江嘉兴的景兴纸业有限公司、威立雅长扬热能(重庆)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已通过环保部门审核,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此外,还有数十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已进入审核程序,这标志着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正式落实到日常管理层面。


排污许可证是国家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废气、废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实行许可证管理,以期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及控制。


在欧美发达国家,排污许可证是最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之一,是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在瑞典得以应用。


我国排污许可的实施可以追溯到1985年,最初从上海的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上得到应用,30年来,浙江、江苏、内蒙古、四川等25个省份均不同程度的制定了相关法规,占比超八成。2004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环保部)便在唐山市、深圳市、沈阳市、杭州市、银川市、武汉市等六市开展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一路走来,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我国推行三十年,总计向约24万家企事业单位发放了排污许可证,成效是有的;但却存在"推而不广"的尴尬。 许可证的运行原理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但难点就在于,按我们以往对企业的环保管理要求和不同环保职能部门的管理的"套路",根本就做不到能把"所有"要求逻辑清晰、贯穿如一地"放进"同一个许可证里。 长久以来的这些环保要求,不仅是"分散"成多套数据形式,长着"多张皮"的,甚至还经常是互相"打架"的。环境统计、总量核查、环评批复、"三同时"、排放标准要求、清洁生产要求、排污收费……各自是一套,分别对口不同的业务司局处室。当然,环保局给企业发的那么多凭证中,也曾有个名称叫做"排污许可证"的,跟上述管理制度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就是一张写明被分配的总量的凭据而已。 因为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衔接和统一,也就导致了多年来不断"盲人摸象",行政效能却还不高的结果。经常是该管理的没有管到位,环境家底、污染源依然是一笔糊涂账;不该管的却管过了头,管成了管理者和企业双方的沉重负担。 总体来看,排污许可制还存在在环境管理制度中核心基础地位不明确,在推动企事业单位落实治污主体责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突出,环保部门依证监管不到位,各地要求不统一的尴尬点。



重磅政策 规范性文件 试点方案 部长解读 总体分析
实施方案发布

2016年11月10日国办正式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 [详细]

管理暂行规定

排污许可证的申请、核发、实施、监管等行为适用[详细]

试点方案征求意见

《重点行业和流域排污许可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详细]

改善环境质量

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 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新支撑[详细]

答疑解惑

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30问解答[详细]

在《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未正式出台前,环保部对排污许可制度的改革举措已经在部分地区悄然展开。海南作为全国排污许可证制度试点改革的探路者于2016年5月正式获得批复;与其几乎同步的浙江、江苏、陕西、吉林等地也开始未雨绸缪,以期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覆盖污染源建设、生产、关闭全过程的"一证式"管理模式。在《方案》出台后,各地更是开始了紧张的政策更新和新版排污许可证申领工作。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抓关键

排污许可证制度难在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尤其要将环境质量标准与区域排放量有机结合起来,使区域环境能够承受许可的污染物总量。核定每个企事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发挥排放标准、环评的作用,也要结合当地改善环境质量[详细]

完善排污许可制度需解决四个问题

当前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涉及面广、改革任务重,仍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一是排污许可制应尽快衔接整合相关环境管理制度,二是尽快配套并完善实施细则和技术方法[详细]

"排污许可证能给环保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方案》提出,排污许可证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并依法逐步纳入其他污染物。在先行领域方面,将分步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率先对火电、造纸行业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2017年完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详细]

如何有效推进

排污许可制度需要与哪些制度做好衔接?[详细]

推动三个变革

从全面深化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战略部署看排污许可证制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