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独家获悉,对于地方污水处理厂投资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改委就2009-2010年中央财政投资污水处理行业的900亿元分配方法进行调整,改变过去由地方政府向发改委和建设部申报项目的作法,拟将900亿元资金全部先行分配到各省,由各省根据分配到的资金和配套资金申报项目,然后由发改委等部门批准。
“2009年已分配下去110亿元,全部资金拟采取这个方式进行分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司级官员透露,这种“做鞋给地方政府穿”的作法创新了中央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地方政府“跑部钱进”。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担心,“做鞋理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西部地区人口、GDP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又恰恰是需要中央投资比例比较大的地方。
这将考验资金管理部门的智慧。
“做鞋理论”
上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人士解释,原来让地方政府来中央申领“鞋”,大家都拼命要大号鞋,回去穿上未必合适,还容易造成浪费。如今,中央把“布”给地方,让他们自己做“鞋”。不管你想做多大的“鞋”,中央的“布”就这么多。
而中央财政资金的分配依据是地方政府的GDP、节能减排成效、已建成污水厂的运营情况、人口规模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中央财政将投资于污水处理行业的资金直接切块下达给各省。然后,各省根据自己的资金配套能力,按照中央财政下达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总盘子,进行申报项目,最后报发改委和建设部进行核准。
按照这种新的分配方式,今年已经有110亿元资金下达到各省。而按照“4万亿”投资的总体思路。2009-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污水处理投资的总投资规模将在900亿元。
虽然总资金盘子没有减少,但是改变了资金分配方式后,地方政府对污水处理项目申报的热情有所下降。上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人士说,此前地方政府多报项目是为了多申报中央财政投资。现在,中央财政投资总盘子先放在那里,地方政府自己量体裁衣的情况下,申报项目越多,意味着地方配套资金越多。
在“4万亿投资计划”下达的前5天,地方政府向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申报了500座污水厂。获批项目总数接近800座。
按照节能减排“十一五”计划的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0%,一般城市要达到70%,县城要达到60%。
“按照目前的污水厂建设速度,到2010年末,我国建成3000座污水厂都没问题,加上银行贷款,污水处理行业投资会在2800-3000亿元。”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为了完成节能减排工作,各地都将建设县城污水厂作为重点目标。
工商联环境商会提供的一份今年“两会”上其名为“进一步加快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机制的提案”中表示,工商联环境商会调研发现,很多地方政府现在对民营资金进入采取拒绝态度,原因就是他们正在申报中央投资污水处理项目,这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
对于新资金分配方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怎样的资金分配机制,都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寻租空间。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