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们还要通过这个展览让孩子们意识到水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希望年轻的参观者,能够在人生较早的时候意识到水的重要性。”
他说,世界水理事会和中国政府近年来合作密切。这个馆从前期论证到正式开馆前后准备了两年时间,是世界水理事会与中方合作的结晶,现在每天有15名中国志愿者到这里服务。
“中国正面临一些水资源方面的挑战,比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但同时,这些也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所有的问题。”博格坎普说。
他认为,中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提高普通人和企业的节水意识,促使他们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
关于世界水理事会馆的设计,博格坎普强调说,“我们的馆最特别的是没有墙,参观者可以很容易地步入馆内参观。我们强调开放的理念,因为水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他同时指出,上海世博会组织得不错,到目前一切运行顺利,服务也很好。另外,将很多个不同国际组织的馆集中展示,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上海世博会上还有不少国家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也讲述了水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重要性。
新加坡馆介绍了新加坡在水资源保护和运用方面的经验。点击馆内的电脑触摸屏,就会得到这样的信息:在上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河水泛滥、污染严重;水供应极度贫乏。新加坡在短短40年克服了这些困难。现在新加坡主要通过雨水收集、用后水处理,海水淡化和境外购水四个方面来确保城市用水的充足。
本届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也有充分的“水元素”。在世博园的一角,成都的“活水公园”项目展示了将混水变清,死水变活的城市生态系统。
项目的工作人员李思玥告诉记者,这个案例以1比10的比例还原了成都的活水公园。水车将浑浊的河水引入厌氧沉淀池,将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或分解;再通过具有落差的一串石雕池,增加水与氧气的接触,提高水的“活力”;初步清洁和“增活”的水流被导引到20个种植着不同植物的小水塘,植物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
“经过这个系统,水流就干净到可以养鱼了。”李思玥说。
成都“活水公园”的旁边,另一个城市最佳实践案例马德里市则展示了欧洲最佳的水资源再利用系统。这个城市100%的污水都得到处理,年处理量在3亿多立方米,经过净化的再生水通过150公里的地下水管网络,供给喷泉和城市清洁等公共用水,年再利用水量达600万立方米。
马德里案例总协调人伊格纳西奥•尼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根据马德里的经验,水处理、绿化和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只要能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城市的环境自然会好。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