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2010上海世博会 >> 

杭州与鹿特丹案例馆——关于水的对话

时间:2010-05-19 来源:世博网 作者:

如果要探寻人类发展的轨迹,水也许是最好的见证。四大文明古国皆因水而兴。

如果要探寻城市兴起的脉络,水也许仍是最好的见证。世界上的大都名城,大多依水而建。

一个是“黛眉黑目”的东方城市,一个是“金发碧眼”的西方城市——尽管相距遥远,杭州和鹿特丹却有着一样的“身世”,她们皆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

亲水、用水、悟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杭州和鹿特丹,一场关于水的对话交流在这两座城市的案例馆间展开。借着江河湖海,沟通人与自然的灵犀;运用文明智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她们探寻的共同目标。

亲水:人与自然的和声

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长,人与水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城市的发展脉络里读来真切……

杭州和鹿特丹两个案例馆展示的都是与水相伴的城市生活。与水的亲密、对水的尊重,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的却是相同的理念。

杭州案例馆。一部五六分钟的短片,讲述杭州与水的故事:江南雨巷、秀美西湖、钱塘大潮,水以千姿百态造就了满城秀色、“天堂”美名。

进门左转,一侧是水琉璃做成的水墙,西溪、运河、西湖、钱江、东海幻化成渐变的绿蓝色,铺陈其上;另一侧是500杭州人话水的热闹场面,对水的爱惜与尊重之情溢于言表。走近馆中央的四口古井,弯腰探头,但见水波潺潺,江河湖海的景观尽收眼底。

鹿特丹案例馆。这里演了一出蓝色的“水戏”。蓝色布景灯下,鹿特丹人与水相伴的生活在一个400平方米的空间内展开。以海蓝色作为案例馆的主题色,显示了鹿特丹人心目中水的重要。

“水戏”的主角是中央水广场从顶而落的水帘,无数“训练有素”的细小水滴忽而排列成中文的“鹿特丹水城”,忽而又用英文释义,全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水是受尊重而不是被挥霍的,哪怕雨水。用鹿特丹案例馆负责人顾润的话说:“鹿特丹因水而生存,水更为鹿特丹敞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