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查郑州中原西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一处工地时,督察人员爬到高台上眺望。类似的攀高上低早已是寻常事
凌晨一点,郑州南四环,督察人员在对违规现象拍照取证
凌晨两点,郑州高新区秦庄施工工地,十多辆渣土车清运时现场防尘措施严重不到位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始以来,许多晚上,郑州市大气办的夜间督察人员都是晚上十点半集合,凌晨两三点收工。
河南商报的蹲点记者也时常跟随、记录。
今天,我们选取了最平常的一个夜晚,来给您展示一下夜幕下的环保人。
蹲点人:河南商报记者 陈朋冲
蹲点职务 :郑州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助理
进入秋季以来,郑州市大气办人员夜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渣土车违规清运、一些涉气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以及随时出现的其他涉气污染问题等。
多次夜查暗访中,河南商报记者有不少感触。
比如,一些施工工地各项防尘设备配备到位,工地监管人员在场值守,对各项防护制度显然也了解,但依然屡屡违规,偷偷违规。
但同时,还有许多欣慰之处,比如在南四环、西四环等城市周边地带,以前渣土车横行、道路扬尘弥漫的现象已大为改观;在许多工地,各项防治手段越来越先进、齐全,越来越多的施工负责人开始熟悉防治标准,使工地趋向规范,防治自觉性大为提高……
也因此,许多个督察暗访的晚上,河南商报记者一边感受着喜悦,一边体会着遗憾,同时又充满希望。但不变的是,许多晚上,督察人员仍准时出动,奔波在这个城市的一个个防治前线。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市政建设环保局的督察人员陈仲玉有次夜间督察工地时很感慨:自觉进行污染防治的企业单位每多一个,督察人员就能少跑一个,工作进度就能更快一些。但很多时候,因为不放心,还是想一个个跑,一处处看,第二天上午继续正常上班。
副省长、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副组长许甘露曾严厉地说:“违规排污,无异于撒毒害命!严重者要进班房!”许多个晚上,结束一次次夜巡时,河南商报记者想:同呼吸共命运,我们都生活在这片共同的天空下,每一个排污企业(单位)负责人多一些防护措施,多一点防治自觉性,是对自己、对他人,也是对这个社会大气环境的负责。难道真要一次次违规、一次次破坏环境,最终黯然进班房吗?
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或“水世界微信”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水世界”。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