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气象局网站消息,2月8日,记者从全国天气会商会上获悉,2月7日(截至22时),河南、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湖北和安徽等旱区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增雨作业127次、炮弹2392枚、火箭弹409枚。其中,山西采用飞机和地面两种方式进行增雨作业,安徽进行了飞机试飞增雨作业。(中新网2月8日电)
动用军事和社会资源人工增雨,支持抗旱救灾。空军机组积极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让灾区人民感受到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抗击旱魔,他们的信心更足了,对大旱之后的收成更有盼头了。不过,抗击旱灾还需要另一种“人工增雨”。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作出付出与奉献就是另类的“人工增雨”,就是一场遥相呼应、支援灾区的“及时雨”。目前,河南山丘地区仍有42万人、9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河南的抗旱应急响应已升格为Ⅰ级。如果旱情进一步加剧,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可以依法宣布进入紧急抗旱期,依法征调车辆等物资,必要时可临时提高水价,督促各单位节约用水,还可以对高耗水的企业实行定时限量供水,同时为饮水困难群众及时送水。根据救灾应急法律法规,调用车辆物资,特别是临时提高水价,限量供水,会给城市里的企业和居民带来影响,但是,这点不便与灾区农民的损失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城里的企业和居民应积极行动起来,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让灾区农民多保一棵苗。
虽然北方的旱灾不像南方冰雪灾害那样寒气逼人,不像四川地震那样揪人心肺,但是灾情对“三农”的影响还在发展与蔓延,抗旱保收对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经济全局,意义重大。连日来发生在抗旱中的一有些事令人非常揪心。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用水的负担,有的地方农民明知外面活不好找,要还另谋出路补贴家用,踏上外出打工之路;有的农民家中五米深水囤几乎见底;有的全家十多口只用一碗水洗脸;有的农民觉得抗旱成本高,取水浇麦费力费钱,而选择“听天由命”,甚至在河南有地方久旱引发牲畜高烧,主人无奈只好给牲畜喂安眠药。看到这一切,全国人民应该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尽其所能支援灾区。虽不能前去为抗旱出力流汗,却完全可以为他们捐钱捐物,为他们添置急需的抗旱农机,让他们少一些损失,多一份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全国人民的爱心之举,与灾区人民携手并肩,激发灾区人民的勇气与信心,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理性应对旱情,而非无奈选择放弃。
“春雨贵如油”。抗击旱灾期待另一种来自全国人民的“人工增雨”,让另类“人工增雨”来得猛烈些吧!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