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旱灾过境 节水重提 >> 旱灾思考 >> 

旱灾凸显靠天吃饭靠不住

时间:2009-02-24 来源:南方报网 作者:奚旭初

一场无声无息的天灾,已在近43%的小麦产区盘踞了4个多月。从“秋冬连旱”到“冬春连旱”,从“罕见旱情”到“一级预警”,北方特大干旱一步步升级。牛年春节以来,旱魔更以惊人的速度在北方大地肆虐起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旱灾没有像地震那样的山崩地裂,没有像洪灾那样的惊涛骇浪,但它却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群众生活。而这场旱灾,更是敲响了农村水利设施脆弱、失效的警钟。

引发旱情的表面原因自然是久旱无雨,然而一旱即灾却不能不让人反思水利建设之失。北京晨报的消息讲的是山东的情形,而事实上,水利设施脆弱、失效,乃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新华社日前报道,在黄河、渭河、洛河均流经的陕西渭南,由于近年来的田间配套设施投入不足、建设滞后,灌区大约100万亩农田天灾面前“有水难浇”,徒唤奈何。“有水难浇”的也不只是渭南。来自水利部门的数字显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至今日,全国18亿亩耕地中,尚有11.1亿亩还处在靠天吃饭的境地。

民以食为天,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问题。尽管中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然而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吃饭问题掉以轻心。靠天吃饭总归是靠不住的,13亿中国人的饭碗不能只是寄希望于“风调雨顺”。农田的荒芜、土地的裂痕警示我们,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已太多。归还欠帐,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已是刻不容缓。

当前,应对旱灾的全方位应急措施已经启动,各级政府都在倾心投入,通过周密的部署,科学的指挥,精确的测报,精心的调度,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一场“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的抗旱战役迅速打响。我们坚信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但是这毕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要真正后顾无忧,只能依靠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由靠天吃饭变成靠农业水利设施吃饭,这才是真正的人定胜天。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