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旱灾2010 >> 

马柱国:像关注能源一样关注水资源

时间:2010-04-13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王卉

在西南地区仍未摆脱旱情之际,今年可能南北同旱的话题再被提起,日前,《科学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干旱专家马柱国。

《科学时报》:就此次西南大旱的原因,您感觉主要是哪些因素?此次大旱对您触动较深的是什么?

马柱国:最近几十年西南地区总体来讲处在一个降水偏少的时段,今年的情况尤其显著。我们分析发现,今年秋冬季节的降水是近60年最少的,且4个季节同时都偏少,这样的现象在有器测数据以来还是不多见的。区域平均干旱强度是近50年来最严重的。要知道未来10年情况,这是一个年代际尺度(10年以上)气候变化的预测问题,目前这还是一个气候变化研究的难题。

尽管我们现在还无法知道未来10年会怎么样,但还确实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当前的降水趋势会有所改善,此次大旱确实使人们感受到了关注环境变化、重视科学、关注水资源科学调配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水资源和能源一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科学时报》:您怎么判断西南进一步的天气气候状况?今后几年是否会继续干旱?

马柱国:前面提到,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西南进一步的天气气候状况怎么样,是一个气候预测的难题,目前说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怎么样都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从我们的分析来看,没有确凿证据说明未来西南地区不会干旱,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重视这个地区水资源的问题。

《科学时报》:您觉得今年是否会发生南北同旱的状况?华北地区现在到底旱不旱?

马柱国:我没有做这方面的预测工作,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华北现在还是处于一个干旱时段。

《科学时报》:就干旱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您觉得在我国其他地方最近还有什么倾向?从学界到政府,应该有怎样的应对措施?

马柱国:我们重点关注北方干旱化问题的研究,我觉得除西南和华北之外,东北地区的干旱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该区域也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政府应重视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学界应该重视对几年和几十年气候变化的预测研究。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