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数省的持续旱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童话大王郑渊洁为此在博文中建议,在云贵大旱之际,利用一个周末全国停水一天,以让全国人民体验旱区同胞之苦,体验水之珍贵;争取设立“无水日”呼唤公民节约用水。(《深圳商报》4月1日)
西南旱灾所导致的“水危机”,无论原因是河源衰退,还是水体污染,看似都是些宏大的概念,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似乎很难产生联系,而公众也往往会因为话题的宏大与沉重,面对“水危机”,往往多半止于“慨叹”,顶多加上几句呼吁,回到日常生活中,却毫无变化,一切如常。
事实上,水危机并非只是国家大事,也并非仅与大型工业设施的污染有关,水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水危机”很大程度上也至少应当在日常生活中获得部分求解。我国作为严重缺水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国内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浪费却依然令人触目惊心,君不见,一些公用水龙头水长流,一些景观工程中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甚至在缺水城市上马“耗水”工程,至于自来水输送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每年统计的结果也同样是十分惊人的数字。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无水日”,让公众更多设身处地去感受水资源匮乏之苦,即便“无水日”未必能立竿见影的建立起节水习惯与意识,但至少也是聊胜于无。
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西南干旱再次敲响国内“水资源”的警钟时,其实并不能仅仅去怨天尤人。以色列等国因为缺水而创造出世界独有的滴水灌溉技术(可以在农业灌溉中节约大量用水),甚至将这一技术变为一种产业的时候。国内却在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的前提下继续秉持粗放型用水模式时,笔者的忧虑或许并非杞人忧天了吧。
把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真正转化在生产流程中,转化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或许是解决水资源之痛的必由之路。封堵“跑冒滴漏”更应成为迈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第一步。但愿,人们不必等到旱灾来袭,水资源紧缺的时候,才后知后觉的想到节水,并仓促应战。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