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河流域休养生息焕发生机

时间:2010-03-0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赣江

遵循自然规律,树立生态理念。当人们对水环境的索取大大超过其承载能力时,流域生态系统就会严重失衡,不堪重负,如果继续延续下去,就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灾难,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

周生贤部长指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就是给水环境以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功能,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发展,由“失衡”走向平衡,进入良性循环,实现人水和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以水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为基础,统筹环境与经济关系,积极主动给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采取综合手段,提高水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严格环境准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实行资源环境优先原则,对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限制开发建设。完善修订环境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提高准入门槛,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环境建设。要进一步加大环保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运营,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把环境优化发展排在首位,全力以赴抓好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搞好污染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治理,推进环境建设,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实行系统管理,开展综合整治。要树立流域可持续发展观,从流域环境与发展统一的角度实行系统管理,实现流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行系统管理,根据地区和行业特点,确定整治范围和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实现企业达标排放。

搞好政绩考核,实行环保问责制。各省(区、市)政府要认真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明确目标责任,分解各项任务,将政绩考核与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环保问责制,对不能及时完成规划任务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积极探索,建立补偿机制。要在各地实行跨界水质断面目标责任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要明确上下游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责任,创新生态补偿方式与途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研究力度,建立与流域水生态保护要求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

及时总结,制定“十二五”规划。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各级政府对前4年规划实施情况要认真进行总结,找准问题。各地普遍反映,“十一五”规划批复较晚,有些项目未经充分论证,未能充分发挥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综合作用。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确定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尤其应加强对规划项目的前期评估论证,对各地申报的项目应进行实地考察,挤掉水分,防止虚报大项目套取国家投资的现象发生。

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工作任重道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切实抓好环保工作,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

作者系环境保护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主任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