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部署2010年工作重点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

时间:2010-03-03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作者:

深入推进管理减排。要以环境信息统计能力建设项目为依托,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国控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联网工作,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验收,向社会公告治污设施投运率、运行效率及国控重点污染源排污费征收情况。组织开展好污染减排核查工作,加强预警督查,公开曝光违法违规问题。落实污水处理收费、不正常运行脱硫设施的电价扣减和罚款政策,促进企业深度治理。

第三,严格环境准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中央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把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着力点由去年的“保增长”转向2010年的“促转型”。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要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发挥更加主动有效的作用。

认真落实规划环评条例。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环评指导意见,以及关键领域、重点行业规划环评规范性文件。重点抓好“两高一资”行业、重点流域区域开发规划环评。继续推进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战略环评。

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坚持“疏”“堵”结合,实行分类审批,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疏”就是对符合中央政策和环保准入要求,有利于保民生、保增长的项目,加快环评审批进度;对已开展规划环评的项目,适当简化环评程序。“堵”就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坚决管住新上项目;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行业以及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凡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一律不予受理。

强化环保验收管理。坚持关口前移,要针对重点行业、敏感区域和敏感问题,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验收的环境监管。积极推进施工期环境监理,建立健全环保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验收管理程序,用2-3年时间抓好“三同时”验收工作。

着力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政府投资和国有资金支持的项目为重点,全面排查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投资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及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分期分批清查“十五”以来审批的所有建设项目,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审批的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情况,集中整改突出问题。

健全环境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着重提高标准体系的协调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努力构建新时期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污染源监控标准体系和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引领技术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第四,坚持环保为民,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集中精力优先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严格按照《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排查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综合治理重金属超标土地。2010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并报国务院批准实施。抓紧制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施考核办法。深化重金属监测工作,落实《“锰三角”地区地表水监测方案》。

扎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2010年年底前,完成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调整工作,完成113个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制定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加快出台《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继续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双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清洁生产,制定发布“双有”行业分类管理名录和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发布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各地加快推进重金属重点防控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贯彻执行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健全危险化学品准入制度,推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