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环境形势)

时间:2010-03-03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

专栏1 “十五”环保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00年
2005年
计划目标
2005年
“十五”
增减情况
1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1995
1800
2549
27.8%
其中:两控区内排放量
1316
1053
1354
2.9%
2
烟尘排放量(万吨)
1165
1100
1183
1.5%
3
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
1092
900
911
-16.6%
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1445
1300
1414
-2.1%
5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3186
2900
1655
-48.1%
6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60
75
/
7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1613
1450
2168
34.5%
8
工业烟尘排放量(万吨)
953
850
949
-0.5%
9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705
650
555
-21.3%
1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1.8
50
56.1
4.3个百分点
11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例(%)
36.5
50
54
17.5个百分点
12
城市污水处理率(%)
34.3
45(生活)
52.0
17.7个百分点
13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8.1
35
33
4.9个百分点
14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9.9
13
15
5.1个百分点
 

(三)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做好环保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环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将为解决结构性、区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起到基础性作用。综合国力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更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撑。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为创新环保工作体制和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广大群众环境意识普遍提高,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环境保护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环境容量成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环境管理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准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环境成本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这些重大变化,标志着我国环保工作正进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