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环境执法 >> 地方 >> 

高明执法效能是这样提高的

时间:2010-09-14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3版 作者:黄慧诚 崔妙灵

根据规定,高明区环保局不仅取消了以前局办的企业,而且明确要求任何部门、任何工作人员不得向企业推荐环保治理公司或治理设备。

发展环境信息员,设立基层环保所

出警率和结案率是衡量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指标。

今年上半年,高明区共出动各类环境检查1207人(次),检查企业1084家(次),发出整改通知书75份,立案43宗,处罚金额约为162.2万元。

与立案数和处罚数同步增加的是环境执法人员的出警数。2009年,高明区环境执法人员累计外出执法900多(次),平均一天达3次。

据悉,这样数字接近区公安局出警数。然而,全区环境执法人员编制只有17个,监管企业数却近2000家。面对环境监管重任,高明区环境执法人员积极探索环境执法新模式,不断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和执法效能。

001、002、003……这不是电视剧里的卧底人员,而是现实版的高明区环境执法工作中的环境信息员编号。为及时取得企业排污的信息,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明区环保局借鉴公安、质检等部门“线人”的经验,创新地在各排污企业和一定的社会层面建立了环境信息员队伍。

据介绍,目前,全区已有环境信息员340名。所有信息员身份保密,即使在区环保局也不是所有的领导都了解信息员的情况,每个信息员也是和“上线”单线联系。

为更好地调动信息员的积极性,区环保局每年向信息员提供业务经费,费用为每人每年400元,并组织定期举办培训。

环境信息员已成为高明区环境执法队伍的重要补充。据统计,在2009年立案查处的100宗环境违法行为中,55宗是通过信息员提供信息查处的。

此外,高明区环保局公开聘请35名特邀环境监督员,加强环境监督。并实施有奖举报,对查证属实的举报案件,按处罚金额的30%奖励举报人。2009年至今,已兑现举报奖励近30万元。

为深入推进环境执法重心下移,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高明区环保局将区政府新增加的25名环境执法人员编制,全部用于基层能力建设,设立基层环保所,开展分片管理。2009年,高明辖区内4个镇街都设立了环保所,每个所约有4~6名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企业日常监督、群众环境投诉。

“高明区从中心城区到最远的镇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等赶到现场,排污证据都没了,甚至排污者都跑了。设立基层环保所,开展分片区管理,有利于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环境监察分局副局长杜伟斌认为。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