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环境执法 >> 地方 >> 

高污染作坊缘何生存5年之久?

时间:2010-09-15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作者:许朝军

据报道,广东省珠海市某镇的小山脚下,有一个生产胶粒的简易作坊,其产生的浓烟和臭味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如果按照这个塑料制品厂的营业执照推算,这家塑料厂在此生产经营已达5年之久。然而,在巨大的工业区都已停办的情况下,为何这么一个高污染的小作坊企业竟然能安然生存5年之久呢?个中原因让人深思。

笔者认为,这首先是当地政府对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理念认识不深,甚至是缺乏认识。如果当地政府能够切实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即使环保部门没有察觉,当地政府也不会听任其继续存在。

其次是当地环保部门执法存在疏漏之处。这个高污染的塑料小作坊设置在偏僻的农村,环境执法人员难以察觉。如果不是在外工作的回乡村民难以忍受而愤然举报,这个高污染的塑料小作坊还不知要存在多久。

其三是当地群众环境意识淡薄所致。高污染的小作坊企业被当地村民认为是村里的工业经济,而且还有当地人在里面做工。暂时的眼前收益,使村民们对污染失却了高度的警惕,也使他们对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其实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当地政府环境意识的淡薄和对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如果当地政府能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认识到污染对环境的巨大危害,也不会允许这样的高污染小作坊长期逍遥存在的。

对于这类高污染的小作坊企业,媒体曝光后,环境执法部门肯定要来查封和处理,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这种可期待的效果,而更应该从其存在5年之久的原因中吸取教训。否则这样的查处之后,谁也不敢保证再也不会出现这种高污染的隐蔽型小作坊。因此,当务之急是查封处理,而查处之后,更需要相关环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这不仅包括针对地方政府科学发展理念的教育引导和强化,也包括对群众基本环境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只有当污染企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高污染企业“东躲西藏、上山下乡”的现象才不会再次出现。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