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环境执法 >> 环保法制现状 >> 

环保部挂牌督办造纸厂顶风排污 违规生产成常态

时间:2010-09-14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成军

最近,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今年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辽宁营口造纸厂“榜上有名”,被责令停止生产,限期治理污染。然而,记者日前来到这家造纸厂采访发现,机器仍然轰鸣,污水依旧排放。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部委和省里两个“督办令”,在这里成为一纸空文?

环保部“挂牌督办”造纸厂“顶风排污”

7月6日,营口造纸厂被环保部“挂牌督办”。几天之后的7月12日,记者来到紧临大辽河北岸的造纸厂,几经周折,得以进入厂区。透过一些厂房开着的大门和窗户,记者能清楚地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企业自备电厂的烟囱也正冒着烟。

在记者的坚持下,厂方工作人员引领记者来到了虽已投入使用、却并未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厂。黑色的废水在设施内哗哗流淌着,泛着白色的泡沫。现场管理设备的工人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量为每小时5000吨左右。

轰鸣的机器、冒烟的烟囱、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都显示,企业并未按有关部门“停产治污”的要求做,仍在顶风生产。 记者当即在厂区内致电营口市环保局负责人,被告知对方正在陪同环保部东北环保督查中心一行人前来造纸厂途中。很快,环保部门的检查组抵达厂区,证实企业继续生产、排污的事实。

环保部东北环保督查中心副主任赵群英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营口造纸厂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挂牌督办”要求,停止生产、限期治理。

然而,营口造纸厂厂长赵国庆却对环保部“停止生产”的要求面露难色,说:“造纸厂是一个负债高达12亿元的老国企,维持生产很不容易。企业如果停产,经济损失就太大了。”

而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营口市环保局局长也认为企业不能停产,只要抓紧建成污水深度处理设施,早日实现达标排放就行。

当天,企业迫于压力将生产停下来。但记者随后得知,第二天下午企业就重新启动了生产。

“调试设备”作借口违规生产成常态

记者了解到,在环保部此次“挂牌督办”之前,辽宁省环保厅已在2008年4月就向营口市政府下发了监察通知,随后营口市按照环保厅要求向营口造纸厂下达了“停业整顿”的命令。进入2009年,企业却恢复生产,违反了辽宁省有关规定。

根据厂方的解释,企业恢复生产是为了“调试设备”。厂长赵国庆介绍,企业在2008年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专门治理废水,但始终未能达标排放。目前,企业又追加投资2000万元,抓紧建设污水深度处理设施,争取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调试治污设备,必须得有废水,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在2009年1月,造纸厂开始启动生产、调试治污设备。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真相并非如此。记者在翻阅造纸厂与污水处理厂施工方签订的一份技术合同发现,这份合同注明“该厂2008年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站,2008年9月底工程安装结束,2009年6月底开始调试”。这表明,2009年上半年,造纸厂以“调试设备”为名启动生产,产生的废水并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外排了。 记者多方求证还发现,造纸厂去年商品纸和纸浆板产量为6万吨,销售收入2亿多元,是其2005年以来的最高生产纪录。今年上半年实现产量近4万吨,如果继续生产,企业今年产量定会高于去年。而这些都是在“调试治污设备”的借口下实现的。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