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蓝藻防控战 >> 

2008年太湖治理成效显著实现预定目标

时间:2009-05-31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2008年3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参加全国“两会”江苏团审议的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希望江苏继续把治理太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下决心根治太湖水污染问题,努力让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

温家宝总理2007年6月30日亲临无锡考察太湖治理工作。他满含深情地说,治理太湖是一项关系子孙后代的重要工程,我们一定要把太湖治理好,让老百姓放心。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这些曾经为千百万江南人熟悉的意象,什么时候才能重回人们的视野?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说,太湖水污染治理事关科学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确保治太工作每年取得实实在在新进展新成效,使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

江苏省省长罗志军说,在治理太湖这样一个重大问题面前,我们没有任何退路,没有任何余地。要下更大决心,以更大力度,努力恢复太湖地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

太湖治理,早已成为一场只能打赢的“硬仗”。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两次召开全体会议,正式成立正厅级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办公室,多次召开河流整治、应对蓝藻、生态清淤等专题会议,治理措施立体式全方位出台。

治太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工作任务被纳入有关市、县小康建设指标考核内容,纳入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指标体系,而且作为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

卫星遥测、自动监测和人工巡测结合,为太湖治理提供了42万个有效监测数据。按照世界先进标准,太湖流域已经建设了77个水环境自动监测站。

一年中,江苏省级财政安排治太专项资金达到创纪录的40亿元,带动地方投资120亿元。流域内,明确各地新增财力的10%用于太湖治理。同时,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治污,开展排污权有偿分配和交易试点,全面推广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机制。

从制度创新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再到匹配的资金支持,太湖治理敲出了一连串的“重槌响鼓”。

【紧紧咬定“两个确保”“三个下降”】

“铁腕治污、科学治水、标本兼治、彻底治太”。面对治太工作新的进展,江苏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2008年末举行的太湖治理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太湖水质虽然基本稳定,但水质好转的趋势并不稳定;入湖污染物总量虽然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控制外源污染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治理太湖,贯穿着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一手抓应急治理,一手抓长效治理,今年治太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继续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湖体水质有所改善;力争实现“三个下降”,即力争主要入湖河流劣V类水体数量下降,污染物入湖总量下降,湖体营养化指数下降。

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加快漕桥河等15条河道的小流域综合整治,省里扩大内需环保新增资金和省太湖治理专项资金都要向这些河流倾斜。

调水引流快马加鞭。江苏省水利厅正利用当前枯水期的机遇,对常熟枢纽的水下设施进行突击消险加固改造,对泵站电机分期更换,确保春节前后继续担纲“调水引流”重任。

在竺山湖及西沿岸区生态清淤试点工程完成30万立方米的基础上,无锡市区西太湖各湖湾区和武进区正利用冬春机遇,全面启动了清淤工程。到4月底前,确保完成16平方公里、572万立方米的清淤任务。试验工程证明:生态清淤可以直接有效减少湖体内源污染。

加快实施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提高引江济太的效率和效益,改善望虞河西岸水环境质量。力争年内开建新沟河,加快新孟河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给水环境监控安上灵敏自动的“电子眼”。按世界先进标准,完成200个水环境自动监测站建设,正式启用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