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保护母亲湖,是太湖流域儿女共同的责任。在5月27日举行的“携手保护太湖,实现永续发展”议政建言会上,来自无锡、湖州、苏州、嘉兴、常州五市的政协委员就如何保护和治理太湖畅所欲言,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参考价值较高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心系太湖、力争使太湖早日实现碧波美景的良好愿望。
加强环境监测和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是政协委员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无锡市政协委员汪春认为,无锡和湖州地处太湖西北部和南部,是夏季蓝藻集聚的重灾区,环境监测任务和要求重于流域内的其他城市。她表示,江苏、浙江两省以及环太湖流域各市应建立环境监测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在信息资源、应对措施、后勤保障、舆论导向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同时,要强化蓝藻监测预警工作,环太湖各市环境监测机构要根据各自不同区位、不同要求建立相应的监测网络,实现环境监测“全覆盖”。此外,要尽快成立“太湖研究院”,系统研究有关蓝藻暴发的机理和蓝藻的种类、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等相关技术工作,为太湖治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无锡市政协委员季永东深刻感到,保护和治理太湖,转变执政思路理念和经济增长模式、实施水循环经济十分关键。他认为,无锡发展水循环经济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首先是发展水循环型工业经济,实施工业污水再生回用,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回用,污水厂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等,削减入水污染负荷。其次,发展水循环型农业经济,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设农田生态沟,推广生态农业园(场)建设。同时,控制生活污染,对游泳、沐浴、洗车行业等公共生活污水全部再生回用,不断提高市民节水意识和节水管理水平,节水减污。
“在太湖的外部污染总量中,由农药、化肥、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农村生活垃圾等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目前已超过50%,严重破坏了太湖的水环境。”湖州市政协委员王海表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和治理已成为太湖水环境治理的重点,且刻不容缓。他建议要尽快建立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统一制定和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的相关政策,使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流域内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设立协调各地的流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在各地农业发展规划中引入农业环境评价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从源头上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规划和管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以沼气利用为主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等;在保证防汛及水利设施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太湖水位,提升农村河网的水位,提高流域内绿色覆盖率,以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和自净能力。此外,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加大对高效生态农业和环保项目的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实用技术,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助力。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