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学术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点评 | 留言 | 在线投稿 | 网站服务 | 会员 | 友情链接 |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水价改革 >> 关于供水企业 >> 
 
积极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确保城市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06-11-08  来源:  作者:王占胜 许昌水司
 
 

一、绪论

??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是对现行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供水行业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严格遵循市场经济法则,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而形成的水价机制。新的水价形成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保持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对世界性水危机的直接反应。

??众所周知,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现代工业化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已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全世界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25亿人缺少用水卫生设施,50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世界上将有近2/3人口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以、巴战争很大程度是争夺水资源的战争,有人预言:如果20世纪许多战争都是由石油而起,那么,“水”将成为21世纪战争的导火索。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却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每年的供水能力仅为需求额度的80%,全国600多个建制市,缺水的就有400多个,其中许昌市是全国44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许昌市区按地质构造处于许禹背斜的东部前沿,地下水资源匮乏,基本上属消耗性开采,补给量不及降水量的20%,是严重的贫水区。目前许昌市用水基本上都是取自几十公里以外的襄城县麦岭镇地下水源地和流经平顶山市和禹州市、襄城县的颍汝河地表水源,供水量与供水安全不容乐观。

??我国是世界上贫水国家,也是世界上用水最多的国家,尽管贫水,浪费水现象却异常惊人。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32,然而其人均用水量1995年居然高达285,而美国法定每户每天用水量仅为204,东京184,柏林168。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世界潮流,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文明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对我国来说,尤为迫切。

二、现行水价机制的弊端

??我国水资源的人均不足、大量浪费、严重污染以及利用率不高等现象非常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有以下主要因素:一是观念误区。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还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传统错误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人还意识不到浪费水、污染水的严重后果,“黄河之水天上来”不仅仅是来自诗人丰富的想象,还在于人们对水资源的根本认识误区;二是供水管理体制不合理。城市供水大多企业政企不分,管理薄弱,导致城市供水企业粗放经营,成本偏高,服务质量欠佳,自我积累能力差。供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落后,供水管网年久失修,管网漏失率较高,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排水管网配套较差,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三是供水价格偏低。城市水价构成中,主要只考虑了净水成本补偿,对供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成本补偿不足。1999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平均每吨1.14元,总体上为保本经营,但部分城市供水亏损。已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城市,平均标准在每吨0.20.3元,不能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四是终端水价秩序混乱。目前城市供水基本上沿用的是传统的总水表抄表计量的方式,水费的收取基本上是物业部门或单位代收,造成抄表准确率低,水费违规加价严重,容易引起纠份,因此供水经营管理方式亟待改进。

??但是,影响保护和节约用水、用水效率低下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一部制”水价,水价政策滞后,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导致水价偏低,节水意识谈溥。水价几年“一贯制”,年度之间缺乏调节需求的杠杆,不是随市场需求自主调节价格,政府因素和人为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价格管理过于集中于政府,水价基本上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因此现行成本的制定,不适应价格监管的要求,水价的制定已走入了“亏损了涨价,涨价后继续亏损”的怪圈,没有建立起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及时调整的价格机制。

三、水价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他指出,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涝抗旱并举,科学制定并实施各大江河流域规划,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如何落实江总书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指示?这就要对现行水价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增强经济杠杆的调控作用,发挥水的商品特性,促进水价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有效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价改革是执行国家大政方针的需要。水价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与用水严重浪费现象并存,水价机制不合理,水价偏低,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为此,国家计委、建设部、水利部等相继出台了《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关于改革水价促进节约用水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意见》、《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改革水价促进节约用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将于2002101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进入了全面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重心是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新水法规定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这充分说明,改革水价,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理顺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实施可持续展战略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抓住机遇,认真执行国家方针,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积极促成水价改革。

??(二)水价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让市场发挥资源基础性配置机制作用,为经济活动注入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主体(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够独立地对市场供求、竞争和价格变化做出灵敏反应的市场主体。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大多数国民经济领域都逐步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问题,使这些行业取得长足发展,效益稳步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供水行业实行政企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例如实施行业进人管理制、政府定水价等,企业低效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行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制约。

??(三)水价改革是提高供水行业竞争力的需要。加入世贸以后,与洋水务竞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处于内陆腹地的我市供水行业也不例外。今年以来,供水总公司就接待过来自港、澳等地的来访者,他们想就水厂经营进行合作。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外商看中的只是投资回报率。来自《中国供水节水报》的信息表明,进入中国供水行业的外资,其回报率多在20%左右,收益稳定可观。然而,这些投资并没有为供水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假如我们的供水行业能下决心解决体制问题,推动水价改革,仅就供水行业现有的技术、市场潜力和管理水平,以我市供水企业的资产规模,5年以后就可以彻底扭亏为盈,或者着手开辟分质供水业务。因此,洋水务并不能解决当前供水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水价改革,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如果水价改革不能顺利实施,长此以往,供水行业必将面临被肢解、分割的严峻局面。

??(四)水价改革是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有效手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的水价改革,一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促进节约用水,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二是充分体现供水的商品价值,使水价达到合理水平,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三是综合考虑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需要,发挥水资源的可利用效率。

四、水价改革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通过改革,建立起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系,促进水价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促进城市供排水事业发展,促进节约用水和污染防治,以适应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水价改革主要是城市供水逐步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或阶梯式计量水价,其中,容量水价用于补偿供水的固定资产成本,计量水价用于补偿供水的运营成本:

??(一)阶梯式水价。根据《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先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阶梯式计量水价可分为三级,级差为11.52。阶梯式计量水价=第一级水价×第一级水量基数+第二级水价×第二级水量基数+第三级水价×第三级水量基数。

??其中,居民生活用水计量水价第一级水量基数=每户平均人口×每人每计划平均消费量。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的第一级水量基数,根据确保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原则制;第二级水量基数,根据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原则制定;第三级水量基数,根据按市场价格满足特殊需要的原则制定。

??(二)两部制水价是基本水费加计量水费的收费制度,即当用户用水量低于某一规定水量时,只收基本水费,当用水量超过规定水量时,其超额水量按计量水费的标准计收。具体公式如下:
??两部制水价=容量水价+计量水价

??其中,容量水价=容量基价×每户容量基数

??容量基价=(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年固定资产投资利息)/年制水能力

??居民生活用水容量水价基数=每户平均人口×每人每月计划平均消费量

??非居民生活用水容量水价基数为前一年或前三年的平均用水量,新用水单位按审定后的用水量计算;计量水价=计量基价+实际用水量

??计量基价=[成本+费用+利润-(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年固定资产投资利息)]/年实际售水量

??两种水价形成机制一方面照顾到广大居民的承受能力,一方面对超定额用水实施适当加价和惩罚性收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有利用于通过经济杠杆有效保护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五、 水价改革的有效途径

??水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对上牵涉政府决策,对下关联百姓生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水价改革必须掌握国家政策,遵守行业法律、法规,以促进行业发展为宗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积极推进,稳妥实施。

??(一)做好水价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国设有14个水价改革试点城市,许昌市是其中之一。试点工作的开展好坏,不仅对我市而且对全省建立科学的水价机制、保证城市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将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水价试点工作是成功推行水价改革的有效方法,对加快建立科学的水价机制,保证城市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抓好宣传。水价改革一定意义上讲是对传统观念的改革,
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要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国家部委关于水价改革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使之深入人心,扭转观念,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全民意识,确保水价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探索水价改革的有效机制。一是重视试点经验,目前张家口市等城市已初步进行了水价改革,可以吸收其经验和教训,集思广益,少走弯路;二是完善听证会制度,广泛听取生产者和经营者、消费者和其他方面的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将定价成本测算公开、作价原则公开、审价程序公开,增加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达到让群众理解、各方满意的效果;三是依靠政府,确定合理的原水费与净水费的比价,使之科学性、操作性更强,更容易把握,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六、影响水价改革的几个焦点问题

??水价改革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实施过程中,必将遇到许多焦点、难点问题,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将是水价改革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一是充分考虑低收入阶层用水问题。水价改革既要正视水资源严重浪费和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通过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必须考虑到低收入阶层的利益,也就是必须考虑到居民的承受能力。新的水价形成机制从长远看将加大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力度。

??二是实行新的供水经营管理模式。40多年来抄表收费基本上是以住房公有化为基础的总表制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供水计量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总水表计量方法,推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势在必行。目前我市已下发《许昌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推行城市供水一户一表、抄表到户实施意见的通知》,“抄表到户、一户一表”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三是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按新《水法》的要求,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注重水资源合理配置,突出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七、结束语

??我国去年加入WTO,许多政策法律要与世界接轨,城市供水这一垄断性产业也渐渐被卷入,“狼来了”一度成为人们看待加入世贸组织的有色眼镜,2001年法国里昂水务集团已进军郑州供水行业。在WTO面前,是与时俱进与“狼”共舞,抑或坐以待毙被“狼”吃掉?这其实已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要与狼共舞,就要改革现行供水价格机制,利用市场经济价格杠杆这个“无形之手”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城市供水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水利部门的有关专家指出,采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思路,制定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部分在内的市场水价,科学制订水价和污水处理费,建立科学的水价政策和水费计收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节水意识,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当前节水、应对水荒的有效途径。因此,通过水价改革建立起一套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确保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业内交流
更多关于 积极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确保城市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的资料
 

热点专题

2018水世界企业高级会员

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大
最新更新论文
最新图纸更新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氧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
·气浮机图纸
·造纸废水全套图纸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2082号-1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