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斯蒂:应对金融危机别冷落了环境保护

时间:2008-12-25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作者:

金融危机对环保负面影响

巨额公共投资可能带来间接重大影响,包括对地球环境产生严重后果。气候变化跨政府研究小组(IPCC)和其他政府组织最近的研究表明,全球经济的过渡成本创下新低(相当于全球年产值的1%),从而大大降低气候变化造成破坏的风险。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未来20年,世界每年需投入2000亿美元,建设新型更清洁更高效的电厂,推广新型低排放车和燃料,推广能效更高建筑,保护森林种植树木,改善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世界贫困。这些方面开支将直接拉动经济,刺激全球产品及服务需求,支持产品及服务创新。能源部门尤其需要大量投资向更低“碳足迹”转变。世界天然气生产和运输需要大发展,用更清洁的天然气来取代煤炭。未来20年,电力生产结构要有根本变化,向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煤炭技术转变,所有这些投资将使世界实体经济和环境受益。

过去20年,世界经济经历了持续增长的黄金时期。在解决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环境问题上本应更加努力,但由于政府担心损害经济而严重拖延了。现在,世界经济由于别的原因遭到破坏,于是政府和业界称现在讨论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不是时候。大规模经济救援措施会进一步拖延应对气候变化,而无论从现实、道德和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要比当前暂时的经济“寒冬”威胁更大。如果人们在应对气候变化、稳定全球环境等方面仍像前几年那样不作为,未来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环境危机经济后果严重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们仍然把经济和环境看成彼此对立的问题,认为保护地球就将伤害经济,而保护经济就意味着不能拯救地球。这种想法是危险的。事实上,经济和环境密不可分,经济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环境。对气候变化的不作为,将会广泛地伤害世界经济,消耗世界年产值5%到20%。与环境因素对世界经济的永久性伤害相比,目前的金融危机显得微不足道。人们行动越迟,所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单纯从成本与效益考虑,投资于防止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对纳税人说是物有所值。

可持续环境投资机遇

哈迪斯蒂说,很明显,金融系统需要整顿,世界经济危机正在加剧。此时,流动性代表着独特机遇,将使全球金融系统和能源经济发生广泛的结构性变革,为人们带来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政府将大量公共基金注入银行,可以提高市场流动性。其中包括支持防止气候变化、服务和产品的技术开发,并刺激新型低碳解决方案出口,减少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避免未来气候变化造成上万亿美元的损失。当前,为了救助金融机构注入的大量资金可以用来应对许多更加真实的危险——海平面升高,干旱和粮食歉收,生物多样性和海产丧失,以及社会动荡。

在这一历史时刻,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警报频频,业界不能再如以往那样,而需要理性的远见卓识。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能够迅速作为,现在需要它们同样对待环境危机。如果我们想真正保护世界经济,就应当将钱用到有形资产上,而不是毫无价值的证券。对人类来说,还有什么有形资产能比地球更珍贵呢?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