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青:警惕4万亿投资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时间:2008-12-09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王小梅

   

吴晓青强调:为“三湖”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谈《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点击进入论坛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28日向媒体通报说,为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环境保护部认真兑现环评七项承诺,加快审批中央政策措施支持的符合扩大内需要求的建设项目,为拉动内需开辟绿色通道;对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坚决卡住,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12月1《人民日报》)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11月初,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未来两年投资将达4万亿元,出手之快、出拳之重,为多年来所少见。为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国家在宣布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举措后明确表示,总额4亿万元的投资将严格防止用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今年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投向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资金达120亿元。也就是说,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明确指向之一。难怪有人说,生态环境建设正在迎来黄金期

直言不讳地说,我国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加之,近几年,由于环保投入相对不足,以及一些地方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识不强,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没有辩证认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甚至把降低环保、排污要求作为优惠政策,总认为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结果造成我国的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好转与恶化并存的特征和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殊不知,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污染使GDP每年损失13%,按照2006年我国GDP20万亿元来计算,每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6万亿元,相当于260个太湖流域生态治理投入,325个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投入,433个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是全国每年水土保持投入的1300倍。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