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外资巨头 冲击水务 >> 

威立雅重启收购西水 外资水务帝国开始在华显现

时间:2009-06-23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外资“水务帝国”初现

“为什么威立雅对西水念念不忘?就因为拿下西水,整个西部的水务市场都尽在外资掌控之中了。”长期关注水务市场并购案的上海信诚律师事务所刘军广对记者说,在他看来,外资近年来已经先后收购了兰州、昆明、成都、宝鸡等西部地区的自来水公司,西安是最后的一步棋了。

相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的水务市场规模将达上万亿元。而根据“十一五”规划,仅污水处理一项,总投资就在4000亿元左右。“这么大市场怎能拱手让给外资?”刘军广说。

“我并不是反对水务市场的改革,只是对外资的收购手段和地方政府一卖了之的行为表示反对。”李振东说,由于水价长期过低,我国60%的自来水企业都是亏损的,剩下的40%虽然不亏损,但赢利都在1%到2%左右,而这一背景也成为了外资寻机收购的主要原因。

“地方政府之所以如此热衷出售自来水公司,一个是因为本身严重亏损,另一个就是能拿到一笔优厚的资金。”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兰州自来水项目卖给外资17亿元,当地政府从中拿走了12亿元;海口项目9.5亿元,地方政府拿走了6个亿,“政府把多余的钱都拿走做了其他用处,实际上地方政府所看重的高溢价对水务改造本身来说并没有任何益处,这只是对政府有好处。”不过该知情人士的话记者已经无法从兰州、海口等地查证。

“我曾对很多国内合资的水公司进行考察,发现了在外资收购之后,地方政府对水企业的补贴逐渐递增,财政压力很大,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外资水厂的赢利,甚至不惜去关闭国有的水厂,一届政府为了政绩,但给下届政府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刘军广说。

而在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水厂亏损频频选择外资进入之时,一个强大的外资水务帝国已开始在华显现。

据记者了解,法国苏伊士集团北自昌图、南至三亚、东起上海、西达重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拥有22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1400万。在今年3月底,苏伊士旗下的中法水务与美国地球工程公司达成协议,收购其在天津的供水项目,中法水务持股52%、而天津自来水集团则持股48%。

而具有153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近19个城市的21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3000万。

此外,据记者了解到,这些外资水务公司的经营期限一般是在30年左右,也有50年的,而其占股权份额均接近或等于绝对控股的50%。

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国内多起自来水项目的竞标中,高溢价成为实力雄厚外资的制胜法宝。

如2007年8月,威立雅以17亿元的高价拿下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份,而底价仅为4亿多元。2007年10月,威立雅出资9.5亿元,拿下底价为3.1亿元的海口水务集团50%的股份;而获得天津自来水公司49%的股权,威立雅出资21.8亿元,高出7亿元底价两倍多;而在拿下扬州自来水公司49%股权时,苏伊士集团旗下合资子公司中法水务出资8亿元,其底价仅为1.8亿元。

“实际上,这两年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资质良好的国企和民企,像曾收购了徐州自来水公司等的北京首创水务,但在和财大气粗的外资竞争中,他们还是不占上风。”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外资虽然高溢价进行收购,但收购之后的收益是非常丰厚的。”刘军广告诉记者,外资对自来水公司进行股权收购之后,都普遍享有协议规定的水价(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如此一来,外资在经营期限内的利润稳定在25%到30%左右,而且是高回报无风险。

“在城市水务领域,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会收取一笔数目庞大的特许经营费用,但在中国并不收取,另外,外资水务也会通过咨询和向国内水厂推荐进口设备供应商而获得丰厚的回报。”刘军广说。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