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事件专题 >> 节水城市 >> 

山西:共同的责任 推动城镇生活节水

时间:2009-11-04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高文静 王珏

陈旧管网急需改造有限水资源期待保护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省城镇污废水排放量大增,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堆放等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据统计,太原市目前每天有将近64万吨城市污水排放,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具有连通性,省内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太原、大同等城市地下水已严重超采,加剧了地下水资源衰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污染严重、浪费惊人。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省却由于管网破损等问题加剧了水的流失。据报道,2008年某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为20.83%,全年漏失自来水300万立方米。省城也存在着供水与用水设施严重老化的问题,由于城镇供水管网多采用普通铸铁管,管道腐蚀相当严重。引黄水进入太原后,水压骤然增大,年久失修的管道经常发生爆管事故,不但影响着城市的供水安全,也使大量的水白白流失。

据太原市自来水公司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太原市公共供水网络中,“主动脉”管道约有1000公里。在自来水管网中,还有近200公里的陈旧管道,约占管网总长的两成。这些陈旧管道大多数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铺设,由于一些管道年久失修老化严重,致使整个配水管网不能在合理的状态下运行,造成运行电耗偏高、管网漏失率加大、制水成本增大等现象。一些公共用水设施也存在着老化和质量低劣的问题,多数管道、管件和器具不符合节水型器具的要求,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太原市自来水公司每年都在更新管网,新铺设的主要管道都是球墨铸铁管,其抗腐蚀性和柔韧性都有很大提升,使用寿命也可以延长。尽管如此,由于旧的供水工程退化、失修的同时,新的供水工程进展迟缓,致使城镇总供水能力增长缓慢。全省城镇资源型缺水与工程型缺水并存。同时,由于我省目前缺乏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城镇骨干水源工程,事实上也出现了丰水年弃水、干旱年缺水的情况。

目前,在省64座大中型水库中,还有部分不能满足现行设计标准的要求。近年来,虽然对大中型水库分批进行除险加固,但还有一些小型病险水库没有采取加固措施;各类灌区也普遍进入老化期,不利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所以说,将大中型骨干工程和地下水源工程联合调度,提高工程供水效率和供水保证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水权还没有完全确立,山西的地表水每年平均总量大约有75亿立方米,现在实际上只用了20亿立方米,剩下的50多亿立方米大部分都流到了省外。现在正是国家确立水权制度的时候,按照国家的安排,从2007年开始,国家开始搞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最终要在今年年底明确水权,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按照规划,一批地表水拦蓄工程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目前我们已建成了包括张峰水库、横泉水库在内的5座水库,今年、明年是我们工程的收获期,大部分工程要在两年内完成。这些工程建成后,我们的地表水要用到40亿立方米。”

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制定城镇节水目标

城镇生活用水的多少,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直接利益,其节水问题具有许多不同于工业节水的特点。相对而言,在各种生活用水节水途径中,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具有更为普遍和特殊的意义。为有效节约城市生活用水,2007年9月太原市推进水价改革,对企业实行“差别水价”、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并大幅度提高高档洗浴、洗车等特殊行业用水价格,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节水意识。

采访中,省水利资源研究所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城镇节水,重要的部分还体现在改造城镇自来水管网,做到水表入户,杜绝总表与分表之间的损耗,减少平均主义,从而提升节水潜力。为此建议,在2010年年底前,各城镇应完成供水管网的全面普查,并建立供水管网档案,制订城镇管网改造计划。“十一五”期间,应完成运行期在30年以上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管网更新改造。在加速管网更新速度的同时,城镇新增供配水管网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管网减漏的要求,建立完备的供水管网技术档案,配备城镇管网漏损检测设备,加强管网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在抓好新建住宅、办公楼以及其他用水户的水表直接入户的同时,努力改造原有用水户的计量方式,通过这些改造,把全省管网平均漏失率由2008年的20%下降到5%的水平。根据这一节水目标,节水潜力为9708.6万立方米。

节水不仅是要加快管网改造,同时要加强生活中的节水意识。“十一五”期间,按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中全部采用节水型器具,到2010年,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在居民中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节水率可达30%~40%。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通过全面推行节水型器具,节水潜力为8349.4万立方米。

随着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太原市的岩溶地下水日显珍贵,同时随着污水资源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中水利用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在城镇推行管道分质供水系统,是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分质供水在许多工业企业中已得到成功应用。目前,在城镇大范围推行有难度,故可先选择太原市城区作为分质供水试点,即根据用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采用多水源多管路供水,优质的地下水作为饮用水,地表水用于工业,再生水用于清洁、园艺等方面,成功后再向全省各城镇广泛推广。

此外,面对我省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有关人士还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应确立“以供定需”为主的新型水资源供给平衡机制:节水为本,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治水为上,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巧引善调,建立可持续水资源供给体系。采访中,我们得知,目前,太原市已建成21个节水示范园区,今年省财政为“城乡节水和水源保护”等6大水利工程安排专项经费9.49亿元,有效缓解了全省水资源日趋短缺的状况。

自古以来,水一直是地球人存在的命脉所在。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