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膜分离技术 >> 

膜处理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时间:2008-07-29 来源:山东大隆实业有限公司 作者:

物化+生化+膜新工艺介绍

2.1 工艺流程

    山东大隆实业有限公司自2006年上半年开始焦化废水处理实验以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其中,咨询中冶集团研究总院、山大环境学院、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省环境保护设计院等多家单位的资深专家;外出参观考察10余家单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上千余次的小试、中试,包含了吹脱、曝气吹脱、气浮、絮凝、氧化、高级氧化、催化氧化、膜处理等多个方向,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经验。在这些数据和经验的基础上整合成功、成熟的工艺单元,我们提出了物化+生化+膜新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这一处理工艺设计理念,经过长时间的中试运行,我们总结出了一个全新的工艺流程。该工艺解决了焦化废水处理难以达标排放,无法综合利用的难题。工艺流程见图1

 

1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2 主要反应单元工艺说明

2.2.1均质氧化池

    均质氧化池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和;另一方面是通过投加氧化剂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预氧化,改变其结构和存在形态,使后续工艺能够更好的去除废水中的COD。经过本单元的均质和预氧化,可使后续处理单元更好的发挥作用。

2.2.2 气浮池

    气浮池的作用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类以及胶状物等物质,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其原理是:水中的悬浮物、油类以及胶状物等物质与曝气机产生的小气泡结合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粘合体,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同时水中的长链有机杂质和多环杂质也一部分由于和加入的药剂发生作用形成胶体物质而被去除,气浮后出水平均油类在10mg/L以下,悬浮物则降至50mg/L以下,COD平均去除率在20%左右。

2.2.3 pH调节池

    调节pH值,改变废水中氨氮的存在形态,使其由离子形态(NH4+)变成分子形态(NH3),保证后续吹脱工艺能够更好的去除氨氮。

2.2.4 曝气吹脱

    通过改变pH值,改变氨氮的存在形态和氨氮在气液两相间的分配比,通过鼓风曝气增大气液两相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氨氮在气液两相之间多次达到分配平衡,并逐渐由液相分配到气相,从而被去除,通过吹脱,氨氮可去除75%左右。但由于水汽的蒸发,废水中的COD略有升高。

2.2.5 絮凝池

    去除水中的SS和胶体物质,降低色度和COD。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专用絮凝剂,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改变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的表面特性使之脱稳,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和卷扫等物理作用将水中的杂质充分絮凝。水中形成的絮状沉淀在助凝剂作用下于很短的时间内即凝聚成比较大的絮状矾花从而沉淀去除。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