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关注国内水资源 >> 现状讨论 >> 

采访水危机:开采真相的富矿

时间:2008-10-28 来源:人民网——《青年记者》 作者:卢 斌

  三

  首先,我们见证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沱沱河面临断流的危险。之后,在沱沱河水文站,一名工作人员对我们说,关于长江源头生态退化的原因根本没搞清楚,很多专家上来,与其说是科考,不如说是旅游,作为国家单位,他们的部分资料却是由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提供。

  在成都,绿色江河的负责人杨欣对我说,目前科研院所要查藏羚羊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分布和迁徙状况也要查他们的数据,长江源头生态环境数据、动植物分布、水文资料大部分都是空白。对三江源做过多次考察的地质学者杨勇告诉我,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放牧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态,以现在所做的研究根本提供不了答案。

  报道的核心内容找到了:在大量研究处于空白,科研没有做到可以为政策提供足够支撑的情况下,国家的钱就源源不断地用到退牧还草及生态移民上来。

  此前,在黄河源头第一县曲麻莱,县委书记仁青才仁向我们抱怨,“内地发展这么快,50年来我们变化很小”,为保护源头生态,他们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下游省份应该给他们生态补偿。他表示,曲麻莱并非没有发展的资本,这里的矿产非常丰富,随时可以开采。我们了解到,实际上已经有人开着悍马到源区挖矿,规模之大,政府不可能没有耳闻。

  虽然,曲麻莱一年的财政收入仅仅180万,但我们看到官员们开的车和他们抽的烟时,又感到他们没有自己说的那么困难。一些牧民质疑现在施行的生态措施,成效远远没有很多媒体报道的那么好。位于格尔木的生态移民村,很多村民都是从曲麻莱移去的,我们在那里了解到,村里建筑的工程质量不是太好,村民抱怨说:“国家政策好是好,但执行政策的人出了问题。”

  又一个很关键的内容有了:虽然政策的科学性值得检讨,但在执行中已经产生了惰性,有很多人成为利益相关者,不愿政策发生改变。这时,科研不是朝前提供依据,相反是尾随政策,服从某些官员的意志。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