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关注国内水资源 >> 现状讨论 >> 

采访水危机:开采真相的富矿

时间:2008-10-28 来源:人民网——《青年记者》 作者:卢 斌

  破坏生态可渔利,治理生态同样有利可图。这一点,与后来我在滇池了解的情况何其相似。不同的是,三江源生态恶化天灾的成分多,滇池则完全是人祸,而且滇池变脏的原因,连小学生都知道。

  四

  谈到治理滇池,云南省及昆明历届官员说得最多的就是:“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水至清则无鱼,对于滇池同样如此。无怪乎官员们抱怨国家拨款太少,无怪乎专家们都保持沉默。

  滇池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但兴建大学城,搬迁市政府,打造“东方日内瓦”,政府规划还将城市无限地扩大,还有人天才地提出花490亿元从虎跳峡引水冲刷滇池,却没有人说到截污,只有全力以赴截住流入湖中的污水,滇池才有望变清。

  先有蓝藻,还是先有污染?先有污水,还是先有被污染的底泥?250万人口造成的污染都治不了,450万人口的污染又如何治?外流域调水冲滇池,那么冲走的污水又往哪里排,同时入湖污水不截住,湖泊怎么避免不再被污染?让我意外的是,翻阅从前的报道,这些并不难解的关键问题没有人试图解答。

  公开场合,专家们要么为政府摇旗呐喊,要么就保持沉默。几位专家接受我采访时说了真实的想法,却让我在报道中不要透露他们的姓名,但这足以让我对他们致以敬意。

  最大的帮助来自民间,来自体制外。采访之前,我联系了已是声名在外的“滇池卫士”张正祥。这个滇池边长大的普通农民,竭尽所能地帮我完成采访。他不是什么专家,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民间组织。他的看法并非完全正确,有时甚至十分偏激不可信。但看到他那破败的小屋及屋中堆满的资料时我感动了,在滇池保护的现状下,他的行为变成了一个人的战斗,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狂喜,显得悲壮而苍凉。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