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关注国内水资源 >> 现状讨论 >> 

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 政府该如何应对水危机?

时间:2008-10-28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作者:姜文来

5)建立水危机处理补偿机制

在水危机处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可能出现牺牲局部利益维护整体利益的现象,如今年淮河流域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全流域的洪水,为了减少损失,纷纷启动了蓄滞洪区,给该区的群众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弥补这种损失,政府应该给与受损失的群众进行适当的补偿,政府应该建立长效的水危机补偿机制,明确水危机补偿的原则、操作办法,建立科学的损失评价的方法,划清局部牺牲的责任,并及时足额地进行补偿,不仅树立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诚信度,同时可以迅速地调动资源,避免因损失补偿问题延误危机处理的实施。

6)建立水危机处理的技术支撑体系

将水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是政府的最高目标。同时,政府也应该做好技术储备,对水危机可能的诸多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突发的水危机发生时,在最短时间内从技术上进行处理,争取时间,使危机降低到最低处。哈尔滨水危机通过四天的努力,解决了供水达标的难关,太湖蓝藻也在发生之后紧急研究才解决,暴露出我国面对水危机成熟的技术储备不足,建立水危机处理技术支撑体系十分必要。因此,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如危险化学品运输常常导致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水的排放引发水危机、蓝藻的突然爆发等也导致供水困难,特殊的化学工厂也是水危机隐患,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提出不同的技术处理。

  同时,各地应积极开展后备水源的建设,哈尔滨、无锡水危机事件暴露出后备水源建设落后的致命弱点,江苏沭阳在发生污染事故后,立即启动了后备水源,将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处。对于集中供水的地区都应该进行后备水源的建设,处于短时间内启动运用状态,为供水加上一把安全锁。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