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关注国内水资源 >> 现状讨论 >> 

沿黄地区正扩大引黄设施建设解决缺水危机

时间:2008-10-2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

    与开采地下水相比,引黄供水有两个优势:价格低、对生态好。据有关方面调查,采用井灌方式每亩次灌溉费用20至25元,而引黄灌溉每亩次仅为6至8元。南水北调在我省的平均水价每立方米1元以上。而对黄河水进行泥沙处理后,用于城市、工业及环境用水,原水综合成本为0.15~0.3元/立方米,是效费比最高的一种供水方式。

  引黄灌区老化失修

    河南省引黄灌区绝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前,基础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河南省水利厅专家指出,1998年,国家启动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根据规划,需投资107亿元,但目前实际每年投资仅1亿多元,改造一遍要花100年时间,而可灌区的寿命仅为30年至50年。

    许多渠道因长年不用,有的被堵,有的被挖,破坏严重。同时,农业水费是灌区管理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因征收、管理、使用存在问题,致使灌区管理单位可供使用的农业水费寥寥无几,造成管理人员工资没保障,工程没有经费养护。

    灌区面积萎缩,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恶化现象,肥沃耕地有可能重新沙化,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加剧,沿黄湿地萎缩……

    河南引黄取水先天不足

    据了解,整个河南的黄河河道都属于宽河道,两岸大堤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公里左右,最宽处达20公里。河南黄河河道宽、浅、散、乱,取水引水不易,引黄工程量增加。近年来,黄河调水调沙成效显著,河床下切,但对引黄涵闸的引水能力造成一定影响,河道来水量偏小,也影响了引黄供水能力。

    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得到的最新消息称:目前,黄河流域治理规划修编在即,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国家分配我省黄河干流水量的基本充分利用,极有可能造成我省黄河水资源的永久流失。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