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关注国内水资源 >> 现状讨论 >> 

京西地下水道

时间:2008-10-28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朋友,迎着初升的太阳,你可能千百次的驾驶着爱车在西四环疾驰,沐浴着落日的余晖,你可能千百次的与你的家人在四季青桥漫步,但你可知道,在你的车轮与脚下,还有条与路平行的地下水道。这条水道就是南水北调工程北京西四环暗涵工程。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到四季青桥下的工地看望地下水道的建设者——武警水电一支队的官兵。还未进入工地,绿色的工棚板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武警水电部队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造福首都人民”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在路边等候的一支队长马玉增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誓言,也是我们的动力。”

  30多年前,在京津地区缺水最为紧张的时候,就是这支部队作为主力,挥师燕山深处,揽千里滦河,以“提前一年截流、提前一年蓄水、提前一年发电”的佳绩,建成了京津塘地区的生命之源——潘家口水库,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一库的玉液琼浆好似镶嵌在万里长城脚下耀眼的明珠,滋润着京津人民的心田。

  马支队长把我们迎进工地调度室,这是一间简易的工棚,简陋得简直无法叫房子,但墙上的介绍和图表却吸引了我的目光。南水北调西四环暗涵是穿越北京城区的大型建筑物,全长12.64千米

  南水北调,是我们国家跨世纪的大工程,也是几代人的梦想。1952年,毛泽东同志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状况,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经过50年的勘测、规划和研究,在分析比较50多种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路线。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形成中国的大水网。

  先期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市,进入北京境内最终输水至团城湖,全长1227公里,南水北调西四环暗涵是穿越北京市城区的地下大型工程,南接卢沟桥暗渠,北接团城湖明渠,全长12.64公里,工程共分八个标段。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