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关注国内水资源 >> 现状讨论 >> 

从深圳看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时间:2008-11-1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胡雄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都与水密切相关。作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更需要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衡的显著特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

  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市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水务局。它主要负责全市的水源规划、建设、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及城市配水工作,对水务系统进行行业管理。水务局自成立以来,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城市供水与城市防洪排涝保障体系,基本改变了深圳严重缺水和逢雨必涝的被动局面,为特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水环境。从此,我国一种崭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了。

  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水资源配置问题,而水资源优化问题对于水资源配置来说也是个中心问题,从水资源管理角度和技术开发来说也是主要方面。众所周知,深圳处于丰水带地区,但仍缺水。原因在于,一方面,深圳降水量大,但是淡水资源少;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所以,对于深圳来说,我们必须调配好水资源,达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近年来,深圳市水务局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厅及深圳市政府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建设现代电子政务系统,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能、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

  深圳市积极推进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防洪排涝等甲类项目,按照划分事权,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对涉及全市的重点防洪排涝和跨地区的水源工程,以市财政投入为主,对区域性的工程由区镇村分级投入,做到四个轮子一起转。对乙类经营性项目,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建设。深圳市自来水厂已由自来水集团公司自行筹资建设经营,政府不再投资。宝安、龙岗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实行了政府零投资,全部由不同的投资主体自行投资建设、经营管理。水务市场化的推进,既保证了城市供水,又减轻了财政负担,有力促进了水务事业的发展。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