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关注国内水资源 >> 现状讨论 >> 

我国水资源弊端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时间:2008-11-20 来源:中国水势 作者:

水务呼唤尽快实现统一管理

上述问题的存在,无不缘于现实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源工程由水利部门管理,配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污水处理由环保部门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回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肢解。

有关人士分析,城市及工业供水部门如果不能站在水系统的全局看待节水问题,那么,节水对供水部门来讲并没有多少好处,甚至用水户减少了用水量,还要减少供水企业的直接经济收入。因此,城市及工业的节水新器具和新工艺的推进十分缓慢。

废污水的排放量与供水量成正比,由于供水部门不负责污水处理,所以,希望供水越多越好,这样反而可以增加水费收入;负责水污染治理的环保部门则希望用水户尽量少排污水,因为,排放量越大,处理费用就越高。在水污染处理费用紧张的情况下,试图在供水环节上加上专门的废污水处理附加费,却因供水和污水处理不属同一个部门,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废污水处理后如何回用,或如何回灌地下水,则由于环保部门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还要花费不少的投入修建回用工程设施,而失去积极性。

世界银行的咨询专家曾尖锐地指出:中国现行的水管理体制与机构不足以应付缺水和水污染的挑战。

为了在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许可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在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

水资源统一管理到底有多大威力?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据调查,统一管理后,通过联合调度和厉行节约,北京可每年至少节约4亿立方米水,接近2005年的缺口;天津可节约1亿立方米水,正是2001年可能发生的缺水量。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