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在《秋雨叹》中写到“浊泾清渭何当分”,可见在古代泾水浊而渭水清,两河交汇处清水浊水同流一河。如今,站在西安高陵县泾渭镇的泾渭交汇处,越过一片绿草丛生的广阔湿地,脚下的泾河水十分混浊,波浪翻滚中,可以看见水流掺杂着大量泥沙,呈现着一种浓重的褚黄色,远一些的渭河呈现更深的赤黄色。这两种颜色并入一个河床,并行不悖地向前奔流着。
“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再加上污染问题,虽然泾渭水色略有区别,但已不再泾渭分明了。”冯普林解释说。
专家观点:
10月28日,在西安阎良召开的第二届渭河论坛上,全国200多位专家形成共识:确保《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尽快实施。《规划》于2005年12月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包括了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水资源配置、防洪、节水、基础技术研究等多项内容,是一个综合性解决渭河问题的规划。专家指出,近期,需加大节水和治污力度,把解决渭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放到突出位置。
下游:防汛形势严峻
谈起今日渭河,可以总结为:上游水干了,中游污染了,下游堵塞了。近年来,黄渭洛三河汇流区河势在悄然演变,黄河西摆、河床展宽、水流散乱、渭河口上提了大约5公里。在渭河入黄口,一位撑船为生的老乡告诉记者,“现在这里水流很乱,不如以前好撑船。” 省渭河流域管理局总工程师郭岗称,是黄河洪水对渭河的倒灌使渭河入黄口不断西移。三门峡水利枢纽虽经两次改建,但潼关以上各河的淤积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汇流区的严重淤积使黄河洪水倒灌渭河的概率增加,渭河下游库区段已成地上悬河,排洪能力下降,加上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备,严重威胁着防洪安全。
“1960年之前,渭河还流淌在地下。”为了证明这一点,华县河务局局长何跃进带记者到华县遇仙桥边。这是座桥上桥,已呈现破败的桥墩下方漆有三次加高的记录。“从1960年修建好到1974年渭河河床抬高了6.4米,最初的桥面已经完全被埋了。一旦来水,渭河便成了顶在我们头上的一盆水。一下雨,渭河的水可能倒灌进支流,我们的防汛压力非常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几乎是三年两决口。2003年8月至10月,渭河下游连续发生6次洪水,河道全部漫滩,给渭南市临渭区、华县、华阴等地造成严重灾害,受灾人口近60万人,总受灾面积918.7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 达28亿元。
专家观点:
实施《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近期工作的重点,要持续推进渭河流域防洪减淤体系的建成。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原司长、世界水土保持协会秘书长焦居仁特别指出,水土保持是防洪保安的治本措,渭 河上游的水土保持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