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水资源现状调查思考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自西向东横贯八百里秦川,灌溉着关中平原1400万亩良田,流域内聚集着陕西省64%的人口。然而,近年来,水资源紧缺、水污染加剧、防洪减淤等水问题,严重威胁着渭河的生命和健康。
10月29日—11月4日,省渭河流域管理局组织省内外14家新闻媒体的记者,与水资源专家一行30人,跨越一千多公里,从甘肃省渭源县渭河源头开始,直抵潼关渭河入黄口,对渭河水资源现状进行了考察。
源头:两口泉眼无水可流
海拔2600多米,在渭河发源地鸟鼠山上,崇山峻岭之间一片白色水雾蒙蒙,山风吹来,能隐约听到潺潺的溪流声。穿过一片茂密的矮树林,层峦叠嶂中出现了涓涓细流。逆流而上,拨开一片树,清亮的泉水从石缝间淌出,渭河源头三品泉之一的遗
鞭泉霎时呈现在人们眼前
双手掬起一捧泉水品尝,又甜又凉。“渭河源头是由三口呈‘品’字形排列的泉眼构成的,但近年来由于气候、生态等原因,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导致其余两口禹仰泉、吐云泉几乎快要枯竭了。”甘肃省渭源县水务局副局长金耀文说,“十年来,我们一直不断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扼制这种情况继续恶化。”
在渭河上游第一个水文站——甘肃省武山水文站,测量员正在人工测量水流量和流速。“这几年水量逐年减少,今年的水量甚至是1978年最大流量的1/10,前景不容乐观。”在站上工作了6年的站长孟延彤感叹道。而同属渭河上游的宝鸡林家村水文站,自上世纪90年代后年均实测径流量较多年平均值减少了47%。可以看出渭河水多年来正不断减少。
资料显示,渭河流域人均地表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加上水资源分布不均,来水减少,整个流域呈资源型缺水,陕西省缺水现状达到了21亿立方米。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