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净化污水的过程中生化作用也起到很大作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光合作用产生的O2和大气中的O2直接输送到植株各处,并向水中扩散,一方面根系通过释放O2,氧化分解根系周围的沉降物;另一方面使水体底部和基质土壤形成许多厌氧和好氧小区,为微生物活动创造条件,进而形成“根际区”。这样,植物代谢产物和残体及溶解的有机碳给湿地中的菌落提供食物源;同时,大量微生物在基质表面形成灰色生物膜,增加了微生物的数量和分解代谢的面积,使植物根部的污染物(富集或沉降下来的)被微生物分解利用或经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也可依靠水生植物根茎上的微生物使反硝化菌、氨化菌等加速NH3-N向NO2-N和NO3-N的转化过程,便于水生植物的吸收与利用,减少底泥向水体中的营养盐释放。
富营养化严重的水体中,藻类疯长,水质恶化。栽种水生植物后,同浮游藻竞争营养物质以及所需的光热条件,同时分泌出抑藻物质,破坏藻类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迫使藻类死亡,以防止其带来的毒素。这样可以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中的DO含量,促进沉水植物与共生菌的生长,进一步净化水质。
1.5植物净化效应的影响因素
净化污水的高等植物有许多,常见的有凤眼莲、水花生、香蒲等,但考虑到具有较高的净化率、低成本、耐冲击负荷等因素时,需选择出理想的净化物种来。华南环科所进行了2年的实验,对华南地区11种高等水生植物从净化能力、抗逆性、管理难易、综合利用价值和美化景观等5项方面综合评价,筛选出黑藻和假马齿苋为较优净化物种。因此可见,植物净化能力大小关系到净化效率的高低。
pH值不同,废水能植物的生长状况影响不同,进而影响其净化效率。用水葫芦、水花生等7种草本植物净化酸性造纸废水结果表明,废水的pH值最低不能低于5.84,否则植物的生理机制受损,净化功能下降,导致植物不能很好地吸收重金属。
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低、N和P含量大小以及污染物是否易降解等性质,对植物净化效率而言很重要。如凤莲处理炼油废水实施运行最佳条件为:65mg/L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