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SBR工艺探讨 >> 

H.S.B.微生物生化法处理苯胺污水

时间:2007-07-03 来源: 作者:顾加兵,雷俐玲

菌种驯化情况

进水苯胺浓度/mg.L-1)

厌氧处理负荷/kgCOD.-3

好氧曝气时间/h 

出水苯胺浓度/mg.L-1)

2500

0.58

0

未放流

500-1000

1.20

48

250-500

1000-1500

1.80

24

500-750

1500-2000

2.40

220

200-500

2000-2500

3.20

220

1-200

  1998128日投加菌种,并进入菌种驯化期,至331日,曝气池中污泥浓度达2g/L,曝气出水中苯胺含量小于1mg/L,污泥驯化取得成功。
3.3
 正常运行阶段
  19984月至12月分析数据共218组,平均结果见表6

6 分析数据均值

进水

厌氧出水

曝气出水

去除率

苯胺/mg.L-1)

CODcr/(mg.L-1)

苯胺/mg.L-1)

CODcr/(mg.L-1)

苯胺/mg.L-1)

CODcr/(mg.L-1)

苯胺/mg.L-1)

CODcr/(mg.L-1)

800-2000

7000

700-1000

2000

1

100

99

97

4 H.S.B.法处理苯胺污水的一些探讨

4.1 菌种投加方式
  在工程施工中,将全部菌种投入厌氧池中,在装置运行一定时间后,厌氧池中出现了污泥,说明H.S.B.菌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好氧细菌在厌氧池中处于休眠状态,而厌氧细菌逐渐生长并相互结合成特有的颗粒状污泥而沉降,处于休眠状态的好氧细菌由于悬浮在水中而被带入好氧池,遇到适宜环境再生长,结合成絮状污泥。
  此种投加方式也说明厌氧菌群和好氧菌群除某些优势菌种外,大部分菌种是相同的。此外,定期补加少量菌种有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1999年该污水处理装置补加过一次。
4.2
 毒物冲击对菌种的影响
  UASB系统的颗粒状污泥和循环装置,具有对一定的毒物冲击的耐受性,但如果较长时间的高浓度污水进入系统,菌种生长将受到抑制,并有可能形成单胞状态而破坏生物聚集体(颗粒或絮状),而且单胞状态的菌种易随污水流失。
4.3
 泡沫问题
  在生化处理调试和运行中,经常有大量泡沫产生的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类:
  ① 由于CNP配比失衡或水中氧含量过高而破坏菌种生长平衡,诺卡氏菌种的过量生长将引起灰褐色和粘稠泡沫;
  ② 菌种受毒物冲击导致细胞破裂释放原生质而引起泡沫。
  这两种情况往往出现泡沫封池现象,须及时处理。
4.4
 活性炭的作用
  活性炭表面具有一定数量的羟基、醛基和羰基,易与细菌结合成为细菌的载体。UASB厌氧池中颗粒污泥的形成不依赖载体,但活性炭加入有利于吸附悬浮在水中的单胞菌种而避免菌种流失,而且对苯胺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和缓冲毒物冲击的作用。由于频繁排水和操作上的一些问题,适时补加少量活性炭是必要的。
4.5
 污泥增长问题
  H.S.B.菌种由于种类较全,分解能力较强,因而污泥产生量很少,如果在一定周期后适当增加曝气时间,采用延时曝气法,还将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

参考文献
  [1]? 贺延龄.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 金志刚,等.污染微生物降解[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顾加兵(1965-),男,阜宁人,工程师。
  雷俐玲,(1956-),女,江苏南京人,工程师。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