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法DAT-IAT技术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时间:2007-07-03 来源: 作者:王士平 张旭 冯大成
一
SBR工艺发展简况
SBR(sequencing
Batch-Flow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英文缩写的简称。
1.国外简况
早在1914年,英国Alden与Lockett等人发明的活性污泥法即系间歇运行处理污水。但由于曝气器和自控设备的问题,运行管理极不方便,后来改为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工艺。80年代前后,由于自动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普及与应用(电动阀、气动阀、溶解氧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等),此项技术获得重大进展。使得间歇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管理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1979年,美国R.L.Irvine等人根据试验结果首先提出SBR工艺,系间歇进水,间歇排水。同年Goronsay在以往工艺基础上提出了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系统。1984年又研究出利用不同负荷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DAT-IAT是SBR工艺中,继ICEAS、CASS、IDEA法之后完善发展的又一种新方法。
澳大利亚以SBR工艺所著称。近十几年来,建成SBR工艺污水处理厂600余座,其中在中型和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并且开始兴建日处理量21万吨大型SBR工艺污水处理厂。由于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的独特优点,逐渐引起世界污水处理界的广泛关注。
2.国内简况:
我国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建设部属市政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北京、天津等市政设计研究院,开始了SBR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但大部分处于试验研究和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应用阶段。目前,只有几座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SBR法工艺处理城市混合污水,其处理效果较好,如:昆明市日处理污水量15万吨的第三污水处理厂,其工艺为SBR法ICEAS技术,自投产以来,运行正常,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设计标准。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DAT-IAT工艺是一种SBR法的变形工艺和中国目前最大的SBR法城市污水处理厂。该工艺为方案的确定是根据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开发区、以及国内有关污水处理专家共同完成的,经过对国内外污水厂的考察并充分论证,认为SBR法DAT-IAT工艺能够克服天津开发区工业废水比重大、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的水质特征,其处理后的水质能够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
二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概况
1.污水处理厂简况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是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4个沿海城市开发区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现在已初步成为规模,已经形成了天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开发区南海路与第十四大街交口处。设计污水处理量100,000m3/天,服务人口20万,服务工厂3,800多个,服务面积22km2。污水厂占地6.71公顷,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挪威政府贷款450万美元。
2.污水处理厂设计参数
高峰季节流量(PWWF) |
100,000m3/d
|
进水COD |
400mg/L |
BOD |
150mg/L |
SS |
200mg/L
|
按90%保证率进行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出水COD |
≤120mg/L
|
BOD |
≤20mg/L |
SS |
≤30mg/L |
三
运行原理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更多关于 SBR法DAT-IAT技术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