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SBR工艺探讨 >> 

SMSBR中PAC对膜污染的防治作用

时间:2007-07-16 来源: 作者:李春杰,耿 琰,周 琪,顾国维

   膜的污染程度取决于膜本身的性质、料液的特征和过滤操作条件[1],因此对于膜本身抗污染性能的提高,除了膜本身的制作水平外,还可针对实际过滤料液的特征对膜进行改性,但由于MBR过滤料液成分复杂,这方面的工作难以奏效。有关膜过滤过程中水力操作条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很多,笔者认为,对于MBR,通过改变过滤料液的性能来防止膜污染将是一条重要且可行的途径[1]
  尽管活性污泥混合液的组成复杂,但膜过滤活性污泥的过程受沉积层的控制而非膜孔的堵塞[2],这说明膜污染主要来自大于膜孔径的微生物絮体。大量研究表明[34],细菌胞外聚合物(EPS)是优势污染物,微生物通过这些物质相互粘连形成菌胶团,并在过滤过程中显示出较强的压密性,使过滤阻力不断升高。笔者通过向SMSBR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使之形成生物活性炭(BAC)污泥以进行膜污染防治,并通过终端过滤试验来评价膜 污染防治效果。

1  试验方法

   2000102日起开始向SMSBR反应器中投加PAC(见表1),共考察了3种不同PAC浓度下的膜过滤特性。

1  向SMSBR中投加PAC

日期

102

1013

1024

每次PAC投加量(g)

9

9

9

反应器中PAC浓度(g/L)

0.6

1.2

1.8

  投加了PACSMSBR按照缺氧1—好氧缺氧2”运行,在每次投加PAC后的第10天取200mL污泥混合液进行终端过滤试验,其方法和参考文献[2]中相同,考察了过滤通量的变化、通量衰减和阻力分布情况及SMSBR中膜组件的运行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膜通量的变化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