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根据传统的脱氮理论,不可能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然而,最近几年国外有文献报道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尤其是有氧条件下的反硝化现象确实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如生物转盘[1],SBR[2],氧化沟,CAST工艺等。本文针对SBR复合系统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及其脱氮效果进行了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
试验所用反应器为20cm×30cm×40cm的有机玻璃槽,有效容积为18L。反应器内放置YDT弹性立体填料,上下固定,使生物膜附着于填料表面。
该复合系统兼有接触氧化和
SBR艺的特点。由时间程序控制器控制进水、厌氧、曝气、沉淀和排水全过程,并根据需要,选定各段的启动、关闭时间。混合液的SⅤ、SⅥ、MLSS和MLVSS等运行参数采取定期取样测定,保持
MLS在4-6mg/L,SV在20%左右,并根据参数分析判断反应器的运行状况,及时加以调整。DO和PH由在线测定仪测定。
1.2
试验用水
本试验采用模拟配水作为进水:CODCr400-500mg/L,NH3-N25-35mg/L,TN在40mg/L左右。添加营养成分如下:葡萄糖169mg/L,蛋白胨169mg/L,氯化钠63mg/L,无水氯化钙23mg/L,磷酸二氢钾23mg/L,硫酸镁94mg/L,碳酸氢钠65mg/L,氯化铵75mg/L,微量元素(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铜、氯化钻)0.2mg/L。采用模拟配水,水质稳定且易于控制,适合反应器工艺运行特性和污泥形态结构及微生物学特性等的研究。在试验运行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适时调整配水成分,改变部分进水组分的浓度和配比,但TN和NH3-N的含量保持基本不变。
1.3
污泥驯化、挂膜及运行参数
取琥珀山庄(市政污水)污水处理厂内氧化沟的回流污泥,沉降后弃去上清液,以沉降污泥作为菌种进行培养。期间所采取的运行方式为:进水0.5h,曝气6h,污泥沉降和排水1.5h。此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活性污泥。大约两周后,填料上有稀薄的菌胶团和大量的游离细菌,但结合较为疏松,之后正常进水,并调整运行状态。在CODCr去除率达90%,NH3-N去除率达80%时驯化结束,投入正常运行。运行参数水力停留时间为8h,SV在20%左右,MLSS约为4900mg/L,污泥停留时间为15d,碳氮比为13.2。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达稳态时,试验运行结果见表1。
表1
稳态条件下运行结果 | |||||
分析项目 |
CODCr/(mg.L-1) |
BOD5/(mg.L-1) |
NH3-N/(mg.L-1) |
TKN/(mg.L-1) |
TN/(mg.L-1) |
进水 |
494 |
310 |
32.3 |
41.6 |
42.8 |
出水 |
25 |
22 |
0.92 |
4.6 |
8.1 |
去除率/% |
95 |
93 |
97.2 |
89 |
81 |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