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泥龄
系统运行初期,进水NH3-N240mg/L左右,在未受到冲击负荷和温度、PH的影响时,NH3-N去除率为99%以上,产物主要为NO2-N,硝化效果良好。运行300d以后,当系统进水NH3-N为120mg/L时,出水已经为10mg/L左右了,而且出水主要为NO2--N。 分析原因是因为代谢产物大部分为高分子物质,不能透过膜随出水排掉。同时,由于泥龄很长,每天排泥量很少,运行初期代谢产物的积累还比较少,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在反应器内逐渐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对硝化产生抑制。由于硝酸盐细菌对
环境比亚硝酸盐细菌敏感,硝酸盐细菌的活性几乎完全被抑制,出水中NO3--N含量很低。从NH3-N的去除情况来看,亚硝酸盐细菌也受到了影响。
2.2
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特性
由本试验结果分析,由于采用了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硝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2.1
强化对NH3-N的去除效果
反应器运行初期,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以NH3-N去除计算的容积负荷最高可达0.19kg/(m3·d),出水NH3-N小于1mg/L,NH3-N去除率为99.9%。而针对相似水质的A/A/O工艺,只有当进水NH3-N容积负荷小于0.1kg/(m3·d)时,出水
NH3-N才小于10mg/L,容积负荷大于0.18kg/(m3·d)时,出水NH3-N大于40mg/L,NH3-N去除率降至50%以下[2]。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可以达到很好的NH3-N去除效果的原因是由于:
①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降低了F/M值,减弱了异养菌对溶解氧的竞争,有利于自氧硝化的进行;
②膜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絮体较活性污泥法细碎,污泥呈分散生长,有利于氧的传质;
③膜的截留作用使微生物不随出水流失,硝化菌得以在反应器内富集成为优势菌种,使NH3-N的转化更为彻底。
2.2.2
抑制硝酸盐细菌活性
反应器运行初期,未受到温度的影响时,进水NH3-N基本完全转化为NO2--N,无NO2--N的积累。经过冬季,硝化作用完全受到抑制,次年5月温度回升至23℃后,硝化作用迅速启动,出水NH3-N在5d内降至1mg/L以下,主要转化产物为NO2--N,NO3--N浓度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大部分时间在10mg/L以下。
NH3-N→NO2-→N2的脱氮过程称为短程脱氮(short-cut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短程脱氮避免了硝化时NO2-被转化为NO3-,反硝化时又被还原为NO2-的无效循环,理论上可以节省40%的碳源和25%的供气量[3],由NO2-的进行的反硝化速率是NO3-的4.3倍[4],硝化停留在NO3--N阶段有利于反硝化的进行。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