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SBR工艺探讨 >> 

以溶解氧浓度作为SBR法模糊控制参数

时间:2007-08-06 来源: 作者:曾薇 彭永臻 王淑莹 高景峰 李探微


  试验配制原水COD浓度为1800mg/L,进水混合后反应初始COD浓度为1600mg/L。反应过程平均MLSS=2000 mg/L,曝气量分别为0.6m3/h1.0m3/h1.2m3/h时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开始810min左右,不同曝气量下DO值显著不同。曝气量越小,此时的DO值越低,致使整个反应过程DO处于较低水平,大大延长了反应时间。随着曝气量的增大,初始DO值也在增大,带来整个反应过程DO的提高,缩短了有机物达到难降解程度的时间,即减少了反应时间。但是,过分地增大曝气量,初始DO的过高会造成整个过程DO处于过高的水平,却不能有效地缩短反应时间,还造成能量的巨大浪费。产生这种现象可以从耗氧速率与DO的相关关系的研究中得到解释,因为在低DO浓度下,DO浓度对生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当DO12mg/L范围内,随着DO的提高,耗氧速率大幅度提高,标志着有机物降解速率的加快,从而缩短反应时间。当DO超过2mg/L后,继续增大DO值,由于受污泥浓度(MLSS)的限制,有机物降解速率的增加幅度较小。?
  取进水COD浓度分别为4006008001000130016001900mg/L,每一进水浓度又在不同曝气量下进行试验,比较DO与有机物降解情况。试验中发现控制反应过程中DO2.0 mg/L左右时最经济合理,其相应的曝气量为合适的曝气量。通过试验找出每一进水浓度下合适的曝气量,并应随着进水COD浓度的不同,根据检测的初始DO810min左右)值调节曝气量,使整个反应过程的DO处于适当的水平,既能保证出水水质,又能节省运行费用。
2.2
不同进水浓度相同曝气量
  试验配制原水COD浓度分别为85012001500mg/L,进水混合后COD浓度分别为6509801300mg/L,反应过程平均MLSS2000mg/L,曝气量为0.6 m3/h,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不同的进水COD浓度,反应10 min左右时DO值有很大差别,COD浓度越高,DO值越低,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在COD浓度为650mg/L时,反应10 min左右DO值就升到4.5 mg/L;而COD浓度为1300 mg/L时,反应10 min时的DO值仅为1.3 mg/L。因此,在反应开始后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根据检测的DO值的大小预测出相应的进水COD浓度。
  用SBR法处理石化废水,以上述试验研究结果为基础,设定每一周期初始的曝气量均为0.6m3/h,在不知进水COD浓度的情况下,以在线检测反应10min左右时DO值的大小为依据,预测出该进水COD浓度,再找出在该进水COD浓度下适宜的曝气量,将其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与此同时,发现在上述每一试验过程中,当有机物达到难降解程度时,DO都有迅速大幅度升高的现象发生,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升到56mg/L。根据反应期间DO的变化,实现对SBR供气量和反应时间的模糊控制。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