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保厅官员及一批环保专家近日在苏南部分地区考察后认为,苏南环保面临两大“短板”考验。
所谓“短板”是指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关键在于最短的那块。省环保厅副厅长赵挺坦言,就目前苏南环保水平而言,起决定作用的“短板”,就是水环境和农村环境。
江南水乡水是根,点点滴滴连子孙。但是,目前,在苏南部分地区,废水排放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的状况。特别是部分小化工、小印染企业存在污染治理不到位的情况,污水任意排放入河,污染了宝贵的水资源。
做好苏南“水文章”,任重道远。对此,赵挺特别提醒说:“苏南地区工业密度很大,企业即使达标排放了,对水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压力。”比如吴江的盛泽镇,素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誉,光印染企业就有20多家。即使家家都做到达标排放,处理后的污水中COD总量也不会低。“所以,必须一着不让地做好总量削减工作。”
此外,与城市环境相比,农村环境的脏乱差也显得较为突出。“虽然苏南农村亮点很多,但是仍有不少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垃圾尚未纳入集中收运,存在严重环境污染。”对此,南京环科所沈渭寿研究员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环境规划和空间规划滞后,污染排放缺乏有效管制;环境管理公共投入不足,农村环境设施欠账太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尚未走出一条新型农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道路。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这是补好环境“短板”的重要举措。对于水环境,省环保厅官员开出了一系列“处方”:首先是要控制好工业污染源,严查违法排污;对河道,要做好清淤工作;污水处理厂一定要正常运转;大力开展中水回用,节约水资源;科学开展水面养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加强水上船只污染控制等。
而要提高农村环境质量,随行考察的专家直言:“最关键一条,就是政府重视,加大投入。”要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建设,尤其是管网建设要跟上,以免“空有厂却不运行”;以“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为方向,逐步实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起垃圾收运体系;对于分散的农宅,三格式化粪池要做到全覆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