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运行

时间:2007-07-20 来源: 作者:

2 A/OVIP组合工艺图

   通过调整混合液循环,控制回流到缺氧区的硝酸盐含量,这是控制缺氧区硝酸盐含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缺氧区末端硝酸盐含量近于零或在设计值范围内,就可大大降低甚至全部消除厌氧区的硝酸盐负荷,为厌氧区聚磷菌优先吸收和存储有机物创造最佳环境。
   通常认为好氧区DO浓度太低(1 mg/L)不利于磷的吸收,DO浓度太高(2.5 mg/L)则回流到缺氧区的DO会增加,反硝化可能受到限制,NO-3-N浓度高,影响厌氧区磷的有效释放。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利用鼓风机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溶解氧探测仪自动调节空气电动蝶阀,控制鼓风机风量,有效地将好氧出水DO控制在1.52.5 mg/L左右,收到较好效果。
   污水经初沉后可一部分进厌氧区,为聚磷菌有效释磷提供发酵基质,一部分进入缺氧区,为反硝化反应提供有机基质,强化了厌氧区和缺氧区的功能。
   按生物生长及生化反应各阶段需氧量的规律布置曝气头密度,合理分配供氧量。如图2所示,沿反应区水流方向,供氧量分别为38%26%26%10%,即4个廊道曝气头的分布密度依次为38%26%26%10%。这种布置曝气头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节能降耗,而且有助于通过溶解氧仪调节鼓风量,控制好氧区出水的DO浓度。
   在好氧混合液进入二沉池之前,剩余污泥以好氧混合液形式直接排入浓缩池,降低了剩余污泥经沉淀、浓缩等后续处理单元的厌氧释磷机会。由于好氧混合液直接排入浓缩池,使浓缩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变得易于控制,现该厂严格将其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12 h内,加之好氧混合液中DONO-3-N的存在,进一步抑制了浓缩池释磷机会。
   为便于在运行中根据需要调整工艺,设计中采取进水点、污泥回流点、混合液回流点的多点设置,通过渠道和闸门进行切换控制,以便于按A/OA2/OVIP及其组合工艺运行。在好氧区前端还设置了选择段,在该段既安装曝气头,又安装水下搅拌器,可根据水质及季节因素,灵活设置一段工艺。
   好氧区1#廊道DO4 mg/L,以强化硝化程度。同时强化磷的吸收,提高除磷脱氮效率。

3 生物除磷脱氮运行效果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出水水质如表2所示,主要设计参数及1999年实际运行工艺参数见表3。目前所接纳的污水中约70%为工业废水,以化工、造纸、棉纺印染为主,1999年部分月份实际运行结果(见表4)表明,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出水达标。

2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出水水质  mg/L

 

参数

BOD5

COD

SS

NH3-N

TKN

TP

进水

400

900

700

60

90

5

出水

30

150

30

25

 

1

 

3 主要设计参数及1999年实际运行参数

参数

流量
(m3/d)

泥龄
(d)

HRT
(h)

非曝气
段比值

污泥回流
(%)

供气量
(m3/h)

MLSS
(g/L)

污泥负荷
kgBOD5/(kgMLVSS.d)

设计参数

80 000

1520

21

0.35

70100

56 000

3.5

0.14

运行参数

60 000

15

28

0.35

100

30 000

7

0.083

 

4 199916月进、出水水质水量月平均值


水量
(m3/d)

BOD5
(mg/L)

COD
(mg/L)

SS
(mg/L)

NH3-N
(mg/L)

TP
(mg/L)











1

59 008

528

10

1 724

60

1 359

12

30

4.3

 

 

2

62 331

668

9

1 988

55

1 477

12

39

6.9

 

 

3

60 125

662

8

1 570

48

1 413

11

40

5.0

 

 

4

58 764

736

8

2 264

54

1 123

12

44

1.7

7.6

0.8

5

65 321

961

16

2 963

83

1 963

26

42

1.9

6.9

1.0

6

61 095

849

13

2 357

65

1 912

19

66

6.2

31

6.5

注 6月份进水TP值高的原因是污泥脱水不及时,造成剩余污泥在浓缩池及脱水机房储泥池发生厌氧释磷,释放的磷随上清液和脱水后液体又返回到处理系统。

 

4 运行总结

   除磷脱氮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DO值的控制。应选择适宜的DO浓度分布,使其既不降低磷酸盐的去除效果,又不抑制对磷的过量吸收,也不抑制硝化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对DO浓度的控制方式、方法和正确的DO浓度分布的研究。
   运行中对厌氧区的释磷、缺氧区的反硝化与释磷,以及好氧区的硝化与吸磷功能的强化很重要,不应忽视。对浓缩池、二沉池的强化管理,既要抑制浓缩池的释磷,也要避免污泥在二沉池中停留过长而释磷。
   运行中应注意初沉池的两面性。其一是初沉池对减轻后续构筑物的有机物和SS负荷具有重要作用;其二是反硝化和聚磷菌都要求有足够的碳源和易降解COD,当进水碳源和易降解COD不充足时,初沉池就会加剧碳源不足的程度。所以在采用除磷脱氮工艺设计初沉池时,应有旁通管道,以便必要时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系统。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运行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