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水污染防治 >> 

对我国水污染防治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时间:2006-11-24 来源: 作者:


  3、水污染防治应该实施工业、城市、点源、面源、内源、地面水、地下水同时控制的综合防治策略
  我国30年来进行水污染防治的教训之一是重工业、轻城市;重点源、轻面源和内源。城市废水的收集和处理工程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以至大量城市废水不经处理排放进河流、湖泊,污染了我们自己美丽的家园,破坏了人民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从全国来说,城市废水排放量占据废水总量的比例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预计还会上升。 除了集中排放的工业、城市废水以外,无组织排放的、大面积的污染源,如农田径流等,也越来越显现出其对水体污染的重要影响,对于湖泊、海湾的富营养污染,面污染源往往是主要的贡献者。而我国至今尚未采取有效措施对面污染源进行控制,因此,在某些地区出现了虽然工业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城市废水进行了有效处理,而水体的水质指标和蓝藻爆发却不见改善的现象。
  我国至今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是针对地面水进行的,对于地下水的关注则显不够。事实上,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其修复要比地面水困难得多,因此,在加强对地面水污染防治的同时,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也不容忽视。同样,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也必须以防为主,以上讨论的各项原则也都是适用的。
  三、对未来策略的建议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可以说,已经到了灾害严重、不能等闲视之的地步。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命运,各级领导都应把水污染防治放到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我愿提出以下具体建议,也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实施正确的战略,切实地进行工作,我国的水污染是可以防治的。
  1、加强对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还应包括对重要建设政策的评价,防患于未然,坚决不采取危害环境与资源的建设政策,不进行危害环境与资源的项目。目前,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正在起草《环境影响评价法》,该法草案中规定评价的范围将从开发、建设项目扩大到对环境有显著影响的政策和规划等方面,即除了进行项目评价外,还要进行战略评价。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突破,必将对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
  2、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对工业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不是只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我国的工业经济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但我们不能按照工业先进国家在一个世纪前发展经济的方式来发展,而是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走出一条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来。工业发展与产生污染曾经是一对孪生子,新的战略、新的目标一定会引发新的科技和新的工业的发展。只有当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成为政府、企业家、科技人员和全民的共同认识时,我们才有可能摆脱环境污染的噩梦,走上真正富裕、健康、幸福的未来。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对我国水污染防治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