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水污染防治 >> 

善待江河

时间:2006-11-24 来源:原载《中国环境报》 作者:


  莫让江河变湖泊
  从环境角度看,当前我国的水能开发规划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商榷。
  中国江河的水能资源丰富,据最近调查统计,理论蕴藏量近7亿KW,经济技术可开发量达4亿KW,均居世界第一位。经过几十年的起起伏伏,艰苦努力,截至2004年底,水电装机总容量超过1亿KW,开发程度达到25%,使我国水电开发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平均开发程度达70%),我国水电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无论是国家能源紧缺需求还是环保严峻形势要求,都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水电。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放慢水电的建设步伐,预计水电开发的良好态势还要延续20年之久,那时水能开发程度达到70%左右,也只能占全国发电总装机30%左右。中国大部分水电站位于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不能仅仅依靠"西电东送",还必须寻求新的能源支撑。虽然水电是清洁的能源,但水电开发必须要科学地发展,要遵守江河发育的规律,不能像前一阵子"跑马圈地"那样,无序、盲目地发展。据有关资料反映,当前开工建设的水电站(包括已完成施工准备的)有50%以上是未经环境、土地、水资源评审,这种非常规的发展项目继续下去,不但会劳民伤财,而且会对水电的可持续发展再次造成硬伤。
  水电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坝址、坝型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其开发规模、开发次序应该是以河流规划为前提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性。水电开发是清洁能源建设,其环境评估一般是利大于弊,但不等于存在的环境生态问题就可以轻率而过,因为水利上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隐性的,往往不是工程建设好就马上出现,而是在几年、几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可能会推翻利大于弊的评估结论(如著名的三门峡工程)。
  从环境角度看,当前我国的水能开发规划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商榷。例如,水头利用过度,使江河变成库库相连,改变了河道形态和生态。如西南某江干流梯级开发,从出境的河口至三江并流的龙头水库,全长1200公里,落差1600多米,规划了14座梯级电站,表面看移民、淹地都不多,单位KW造价也很优越,但从总体上环境评价并不乐观。
  原因是云贵川的地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关键是土少,地震多。凡是土多的地方,当地称为坝子,也是人口较多的地方,千百年来少数民族文化集中于此。从水电开发的角度看,有坝子就有库容,是建设高坝大库的首选之地,14座电站建成后,沿江坝子全部消失,沿河文化将不复存在,14座电站首尾相接甚至搭接,江河变成湖泊,长藤结瓜,其水文情势和河道生态发生根本变化,平均水温大大降低,平均流速将降低到天然河道的1/101/20,可以想像河流生物生存条件和泥沙运动规律也将失去平衡,河道生态巨变为"类湖泊"生态,终结了河流丰富多彩的造物过程,将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的水能规划思路应该强调生态保护,增加一些人性化和民本化考虑,减少一些社会和环境代价。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共10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善待江河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