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水污染防治 >> 

善待江河

时间:2006-11-24 来源:原载《中国环境报》 作者:


  有些专家提出"建设新生态"理论,貌似创新,实际上是为破坏生态环境寻找借口。
  生态学源于生物学,生态破坏了,一般只能修复,就像千百年长成的天然林被砍伐或淹没就再也不存在了,人工林和经济作物替代不了天然林的生态功能,但是,今天建立"新生态"的论点还是很有市场,误导了一批天真的开发者。
  以上观点,并非反对开发水能资源,而是希望改变一下开发的规划思路,如对航运要求不高的河流可以由梯级开发转变为重点开发,虽然损失了一些水头,但减少了环境代价,使环境开发更加协调。
  莫使河湾变河滩
  建设引水式电站貌似经济,对生态环境却是贻害无穷。
  在一些中小河流,由于坡陡流急,形态弯弯曲曲,裁弯取直,即可获得高水头大能量,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引水式电站在西南山区遍地开花,不占地不移民,经济效益显著,何乐而不为?以西南某河梯级开发为例,在27公里的河长上有880米的落差,建设了5个梯级电站和一个龙头水库,利用落差780米,总装机1.76KW,可以说是开发快、效益好的典型。但可以想像年平均径流量只有两个流量的小河流,除汛期外,全部径流都经过隧洞或引水渠发电,河道经常干枯,河湾变河滩,从此,河流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紧跟而来的就是河滩的开发,河道变窄,造成汛期洪水泛滥。
  所以,建设引水式电站貌似经济,对生态环境却是贻害无穷。最近有些很有名气的专家学者,为了发电,眼睛盯住了高原湖泊,提出从青海扎陵湖、鄂陵湖引水,直接引入黄河龙羊峡水库上游,可获得1600多米水头的发电效益。但是,黄河至少600公里的大弯道可能变成河滩,甘南湿地大大萎缩,扎鄂两湖也将逐渐消失。更有人提出设想从西藏林芝至墨托将雅鲁藏布江取直,获取4000万装机的水电站,但从此美丽壮观的雅鲁藏布江的底杭峡谷将变成干河谷。这些人的头脑只有开发、开发、再开发,没有生态和环境。
  笔者呼吁并建议,今后,凡引水式电站的环评和立项审批必须从严,确实需要建设的,也要留出足够的枯水期流量还给河道,已经建成的,也要改变运行方式,确保河湾不脱水和常流水。当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包括一些权威人士会站出来反对,并举出国外很多实例来强辩。但他们最站不住脚的是忽视了中国的国情、河情和水情。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共10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善待江河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