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水污染防治 >> 

善待江河

时间:2006-11-24 来源:原载《中国环境报》 作者:


  科学认识和治理黄河
  黄河输沙乃是一种历史现象、自然地理现象,梦想让黄河变清的想法至少是天真的、不科学的。
  黄河是非常难治的一条大河,历史上黄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为什么难治?人们常言水少、沙多、水沙不同源,千百年来人们的治黄目光集中在束河攻沙、清水刷沙。解放后50多年,治黄目光又集中在建设高坝大库上,结果都不理想。近期又有人提出要使黄河变清,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黄河之功。黄河还是造物之河,千万年以来,黄河挟带大量泥沙奔腾东下,造就了黄淮海沃野千里,至今养活着4亿人口和国运所系的黄淮海大平原,这就是黄河的两面性。
  中国科学院地质和地理研究所对黄淮海冲积平原进行过详细的勘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万年黄河泥沙淤积层相当于年平均淤沙9亿吨以上,也就是说万年前,黄河流域的年侵蚀量大于9亿吨,在这个时期,黄河中、上游人口稀少,植被比现在肯定好,人类活动对黄河影响甚微,现代黄河,由于中上游人类活动加剧,植被破坏较大,使年输沙量增加了6亿吨,达15亿吨左右。以上资料之宝贵,在于它说明了黄河输沙乃是一种历史现象、自然地理现象,梦想让黄河变清的想法至少是天真的、不科学的。现实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其水土流失,科学合理地调度水沙,使其继续造福于人类,而不能期望黄河变清,黄河不会变清,也不能变清。

上一页 页码:[<< 1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共10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善待江河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