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水污染防治 >> 

善待江河

时间:2006-11-24 来源:原载《中国环境报》 作者:

新中国的江河治理经过56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江河治理从理论到实践都要更新观念,创新发展。中国的淡水资源有限,水环境容量有限,现代水利建设一定要有序、有度和有效,水利水电建设者要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理念,通过建一个工程,致富一批移民,繁荣一方经济,美化一片河山。
  中国江河的特性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多功能必须注重相互协调,扬长避短,合理开发,既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又要使可能出现的负效应降为最小。
  中国的河流有5万多条(流域大于100平方公里),最重要的河流有7条,即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长江干流长6300公里,按长度排世界第三,按年水量长江亦排世界第三位,每年入海9755亿m3.另外,我国还有黑龙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红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出境河流和边界河流,一般水量较丰。全国的年水资源总量,扣除地下水重复水量,总计有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27115亿m3),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居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仅有2163m3/人,居世界第124位,以海河流域最低,人均水量只有260m3/人,亩均水量仅有170m3/亩,分别是全球水平的2.9%和7.2%。由于我国江河多发源于青藏高原,下切而行流入海洋,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而其中下游又有肥沃的冲积平原,农业资源和人口资源多集中在中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
  中国的江河湖泊乃至大部分地下水,98%直接或间接来自降雨,冰川和积雪融化只占2%。而降雨中70%左右来自季风和台风降雨,所以中国的河流径流在时空、地域、年际分布极不均匀,不同的流域水文特性不同,治理模式差异很大。
  河流和湖泊是地球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自然科学系统还是人地生态系统,河流(湖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地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虽然都各具自身的生态系统,但是它们的层面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敏感和广泛的物质转移、能量传输和信息传递过程,而河流是最活跃的因子。人们之所以常说河流是有灵性、有生命的,只因为水是流动的。水体与生物多样性共生共存,水多了,水少了,水浑了,水脏了……河流不断地向人们传达着各种信息。水资源利用来自水体,即从河道、湖泊、水库、冰川和地下含水层取出,往往影响左右岸、下游水量,甚至完全改变江河水文情势,特别是像中国北方这样缺水的地区。因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多功能必须注重相互协调,扬长避短,合理开发,既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又要使可能出现的负效应降为最小。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5 6 ...10 >>] 下一页 共10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善待江河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