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水污染防治 >> 

在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06-11-24 来源: 作者:


   一、充分认识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
   “十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任务,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水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地区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2005年,全国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36%,比200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的比例下降了6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流域治理有序推进。“十五”期间,对“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等投入的治污资金累计达800多亿元,建成和在建项目共1800多个,重点流域水质达标的比例有所提高。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十五”以来,关闭取缔了近4万个(条)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集中整顿了化工等8个重污染行业,全国单位工业产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近50%
                 
  
四是城镇污水处理步伐明显加快。各地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792座,污水处理收费政策逐步落实。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2%,比2000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至,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人民群众对水污染事件的反映和投诉越来越多。
  
一是各地水污染状况还相当严重。全国约1/3的水体丧失了直接使用功能,重点流域40%以上的水质没有达到治理要求,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不少地方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近海水域赤潮接连发生。今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东部沿海地区赤潮持续发生。
  
二是工业和城乡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现象屡禁不止,全国污水排放量中有一半是工业污水,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城市污水处理率还比较低,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不足。有的污水处理厂建成了,管网不配套;有的建成了,管网也配套,但收费不到位,无法正常运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
  
三是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过去在规划布局上,不少化工、石化等重污染企业为了取水方便,一般都建在江河沿岸,有的还建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和人口密集区,化学物质开发、生产和储运等方面存在不少漏洞,一旦出现生产事故,就可能引发水污染事故,严重威胁水体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四是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不少地区符合标准、水质稳定的饮用水水源地呈缩减趋势。部分水源地检测出有毒有害物质。有的大城市没有备用水源。全国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水,许多是因为水污染造成的。
  
五是部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淮河、辽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明显超出国际上30%40%的水生态警戒线,造成在枯水期基本没有什么流量,减弱了水体自净能力,加剧了水污染恶化的趋势。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共8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