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饮用水安全 >> 

杨敏谈饮用水安全问题

时间:2006-11-0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谢晓慧

   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在饮用水水源污染日益加剧和饮用水标准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之下,我国供水行业面临空前的挑战。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的重镇,荟集着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的供水技术研究团队,在水源地保护、净水技术以及水质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水网有幸在近期采访了实验室主任杨敏研究员,请杨老师介绍了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工作。

   进入杨老师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那一整排大书柜以及挂在墙上的字画,儒雅之风尽显。在采访中,杨老师对当今大家关心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给出了深入浅出的解说,受益匪浅。

   目前,臭氧—活性炭技术是国际上得到认可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也是杨老师课题组多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通过臭氧的选择性化学氧化和活性炭上的生物降解的巧妙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有机物、色度和异味的去除,是饮用水最有力的安全屏障。但是,利用臭氧技术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产生致癌物溴酸的问题。当水中存在一定浓度溴离子时,在臭氧氧化过程中就有产生溴酸的可能。因此,溴酸的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虽然建设部最新颁布的供水标准中已经增加了溴酸的限制标准,但对于这一新的指标,很多水厂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日本冲绳一个水厂就发生了为了溴酸达标臭氧反应装置只能在低负荷下运行、臭氧设备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对于我国来说,沿海地带的水厂需要对溴酸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这是因为海水中存在60-70mg/L的溴离子,通过海水倒灌、渗透等过程部分溴离子会进入饮用水水源。杨老师的课题组近年来一直在从事溴酸产生机制及相应的控制技术研究。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