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饮用水安全 >> 

一位老科学家的责任心

时间:2006-1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曹继军 江燕

  近期,咸潮先后3次入侵上海。由于应对有方,上海正常供水没有受到影响。这当中,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吉余院士也是有功之人:早在8月,陈院士了解到长江上游水情后,意识到长江的枯水期会导致上游淡水“不敌”东海海潮带来的咸水,进而咸潮入侵长江口,给上海的饮水安全带来隐患。于是,他给上海市市长写信,提醒市政府关注。

  10月26日,当记者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见到陈院士时,85岁高龄的他告诉记者:早上刚刚在市里开了一个会,明天将去崇明岛进行滩涂考察。“研究地学的人不到现场考察怎么能做好研究?只有到了现场,才能拿到第一手资料。”

  陈吉余院士是我国河口海岸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开拓者和代表性人物之一,长期从事与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学研究工作。他开拓了以动力、沉积、地貌相结合为特色的河口海岸学科体系,在河口治理、海岸工程、围海工程、水利电力工程环境、都市给排水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陈院士提出“解决危及崇明县城深达55米的施翘河深潭护岸工程措施的建议”;九十年代初,陈院士提出“将浦东国际机场建于海堤之外、潮滩之上的建议”;今年8月,陈院士向上海市政府请缨,组织队伍前往长江上游和入海口进行水域、水质情况调查,为应对特罕灾情积极做准备。50多年过去,陈院士用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热情从没有被时光消蚀。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